照本宣科 基本解释
[zhào běn xuān kē]
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照本宣科 详细解释
[zhào běn xuān kē]
【解释】:照:按照;本:书本;宣:宣读;科:科条,条文。照着本子念条文。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出自】:元·关汉卿《西蜀梦》第三折:“也不用僧人持咒,道士宣科。”
【示例】:说法是~,十分单纯的。 ◎郭沫若《少年时代·我的童年》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照本宣科 例句
(1) 语文课本应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不能照本宣科。
(2) 照本宣科的近义词为照猫画虎、照葫芦画瓢。
(3) 照本宣科的教师是教学不负责任的表现。
(4) 照本宣科的老师,算不上好老师。
(5) 照本宣科形容讲课、发言等死板地按照课文、讲稿,没有发挥,不生动。
(6) 我们不要照本宣科式的美文赏析,也不要远离生活情感教育。
(7) 教书不应该照本宣科,要讲究多重方法,免得学生感到课堂讲授单无味。
(8) 有些老师上课总是照本宣科。
(9) 这位老师讲课生动活泼,从不照本宣科。
(10) 做人不要像鹦鹉学人说话那样,呆头呆脑地照本宣科,人云亦云。
(11) 照本宣科的反义词为断章取义、添油加醋。
(12) 上级发来文件,绝不能照本宣科,等因奉此一番就完事大吉。
(13) 用照本宣科的方法传授知识,学生是不会欢迎的。
(14) 照本宣科的字面意思是照着本子念条文。
(15) 现实中的确有很多这样的老师,照本宣科,扼杀学生的灵活思考的能力。
(16) 我不习惯照本宣科念稿子,如能把报告会开成研讨会,可能效果最好。
(17) 他们喜欢照本宣科和高谈阔论,对经营一窍不通。
(18) 我觉得,老师的素质应该提高,不能照本宣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19) 这次辩论会上,有个人是照本宣科,拿着稿子念,太没劲了。
(20) 另外,即使课堂上十分吵闹了,她也会照本宣科地读下去,毫不愠恼。
(21) 他是个地道的腐儒,只知道照本宣科.
照本宣科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人云亦云 [rén yún yì yún]
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按图索骥 [àn tú suǒ jì]
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
一板一眼 [yī bǎn yī yǎn]
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食古不化 [shí gǔ bù huà]
指对所学的古代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不善于按现在的情况来运用,跟吃不东西不消化一样。
照猫画虎 [zhào māo huà hǔ]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死记硬背 [sǐ jì yìng bèi]
常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一个反复死记硬背的傲慢少年。
述而不作 [shù ér bù zuò]
述:阐述前人学说;作:创作。指只叙述和阐明前人的学说,自己不创作。
照葫芦画瓢 [zhào hú lu huà piáo]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
反义词
别开生面 [bié kāi shēng miàn]
生面:新的面目。原意是凌烟阁里的功臣画像本已褪色,经曹将军重画之后才显得有生气。比喻另外创出一种新的形式或局面。
标新立异 [biāo xīn lì yì]
标:提出,写明;异:不同的,特别的。提出新奇的主张,表示与众不同。
断章取义 [duàn zhāng qǔ yì]
断:截断;章:音乐一曲为一章。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添油加醋 [tiān yóu jiā cù]
比喻叙述事情或转述别人的话,为了夸大,添上原来没有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