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水土不服

成语 水土不服

拼音 [shuǐ tǔ bù fú]

解释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处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时间 2025-05-11 19:51:48

水土不服 基本解释

[shuǐ tǔ bù fú]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水土不服 详细解释

    [shuǐ tǔ bù fú]

    【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示例】: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水土不服 例句

(1) 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水土不服,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水土不服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不服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不习水土 [bù xí shuǐ tǔ]

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水土不伏 [shuǐ tǔ bù fú]

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不能适应。

不伏水土 [bù fú shuǐ tǔ]

同“不服水土”。唐 韩愈《黄家贼事宜状》:“比者所发诸道南讨兵马,例皆不諳山川、不伏水土,远乡羇旅,疾役杀伤。”

反义词


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有所凭借。也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合适的环境。

随乡入俗 [suí xiāng rù sú]

到一个地方就按照这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生活。也比喻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同“随乡入乡”。

水土不服 成语接龙

水土不服服气吞露露红烟绿绿鬓朱颜颜丹鬓绿绿衣黄里里里外外外攘内安安营下寨
广袤无垠是什么意思
广袤无垠是什么意思
广袤无垠的拼音是[guǎng mào wú yín],解释是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
无影无踪是什么意思
无影无踪的意思是wú yǐng wú zōng 【解释】:踪:踪迹。没有一点踪影。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出自】: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三折:“你那里挨挨桚桚,闪闪藏藏,无影无踪。” 【示例】:那贾芸早说了几个“不用费事”,去的~了。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补语;形容人或物体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
瓮中捉鳖是什么意思
瓮中捉鳖的意思是wèng zhōng zhuō biē 【解释】:从大坛子里捉王八。比喻想要捕捉的对象已在掌握之中。形容手到擒来,轻易而有把握。 【出自】: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四折:“这是揉着我山儿的痒处,管教他瓮中捉鳖,手到拿来。”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
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
约定俗成的意思是yuē dìng sú chéng 【解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
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
好大喜功的意思是hào dà xǐ gōng 【解释】: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自】: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示例】:你在人前夸大嘴,说我怎样的~。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水至清则无鱼是什么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是什么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的意思是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的意思是lù lín hǎo hàn 【解释】: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出自】:《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示例】:收了无数的~,查拿海寇。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
花言巧语的意思是huā yán qiǎo yǔ 【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示例】: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 ◎鲁迅《而已集·可恶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 Copyright © 2009-2024 m.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