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缄其口 基本解释
[sān jiān qí kǒu]
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三缄其口 详细解释
[sān jiān qí kǒu]
【解释】:缄:封。在他嘴上贴了三张封条。形容说话谨慎。现在也用来形容不肯或不敢开口。
【出自】: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示例】:危行言逊,祸免生肘;金人示诫,~。 ◎清·陈忱《水浒后传》第十三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用于对事保密程度
三缄其口 例句
(1) 为了保守国家机密,在各种不宜场合,我们应该三缄其口。
(2) 他爱讲些顶好三缄其口的怪话,他读的书太多,他常爱逛逛栗树咖啡馆,那本是画家跟音乐家扎堆儿的地方。
(3) 人们一提起他儿子,她就三缄其口。
(4) 对于自己的家庭,他三缄其口。
(5) 对于这件事,他三缄其口,处理得十分妥当。
(6) 当问他为什么虐待儿子时,他三缄其口。
(7) 我对这件事情完全不了解,只好三缄其口,不好插嘴。
(8) 无论怎么问,他就是三缄其口,不愿透露任何讯息。
(9) 这种夫妻间的事,旁人没有插嘴的必要,最好三缄其口。
(10) 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11) 近来对于新政的事情,不管是开发商,还是代理行,即便是不那么直接敏感的问题,还是会有很多人三缄其口。
(12) 日本的道德沦丧,不管是近来发生的情况,还是历史遗留问题,美国却三缄其口,颇耐人寻味。
三缄其口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一言为定 [yī yán wéi dìng]
一句话说定了,不再更改。比喻说话算数,决不翻悔。
守口如瓶 [shǒu kǒu rú píng]
守口:紧闭着嘴不讲话。闭口不谈,象瓶口塞紧了一般。形容说话谨慎,严守秘密。
讳莫如深 [huì mò rú shēn]
讳:隐讳;深:事件重大。原意为事件重大,讳而不言。后指把事情隐瞒得很紧。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缄口不言 [jiān kǒu bù yán]
缄:封闭。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默默无言 [mò mò wú yán]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默不做声 [mò bù zuò shēng]
默:沉默。沉默不说一句话
默不作声 [mò bù zuò shēng]
一句话也不说。
道路以目 [dào lù yǐ mù]
在路上遇到不敢交谈,只是以目示意。形容人民对残暴统治的憎恨和恐惧。
言必有据 [yán bì yǒu jù]
言:说话;据:依据。说话一定要有根据。
反义词
滔滔不绝 [tāo tāo bù jué]
滔滔:形容流水不断。像流水那样毫不间断。指话很多,说起来没个完。
夸夸其谈 [kuā kuā qí tán]
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信口开河 [xìn kǒu kāi hé]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信口雌黄 [xìn kǒu cí huáng]
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口若悬河 [kǒu ruò xuán hé]
若:好像;悬河:激流倾泻。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