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huàng 注音 ㄔㄨㄤˋ 部首 忄 部外 10总笔画 13 统一码 6134笔顺 4423445113251 |
愴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25 06:26:54
笔画顺序













愴 详细解释
1. 悲伤。
武帝欲杀乳母,乳母告急于东方朔……朔在帝侧曰:“汝宜速去,帝今已大,岂念汝乳哺时恩耶!”帝怆然,遂舍之。 《西京杂记》卷二
撰文怀人,感往增怆。 南朝 宋·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
已怆朋交别,复怀儿女情。 唐·元稹·《遣行》诗之四
一曲松风写幽致,九秋云物怆离情。 金·元好问·《七月十二日行狼牙岭》诗
2. 匆遽;慌乱。参见“愴囊”“愴慌”“愴惶”。
愴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ɑŋ˥˧ 唐代读音 *chriɑ̀ng日语读音 ITAMU韩语罗马 CHANG现代韩语 창
客家话 [梅县腔] cong1 [海陆腔] cong1 [客英字典] cong3 cong1 [台湾四县腔]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宝安腔] cong1粤语 cong3
近代音 穿母 江陽韻 去聲 愴 小空;中古音 穿初母 漾韻 去聲 𠛝小韻 初亮切 三等 開口;穿初母 養韻 上聲 磢小韻 初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唐部 ;清母 唐部 ;王力系统:初母 陽部 ;初母 陽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愴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