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è 注音 ㄘㄜˋ 部首 丿 部外 4总笔画 5 基本区 518C笔顺 35351 |
册 笔画顺序





册 基本解释
(1)名: 装订好的册子。
例词: 画册, 手册, 相册
例句: 学生们共同制作了一本纪念, 册, 送给了老师。
(2)量: 用于书籍。
例句: 这部小说分为两, 册, ,每一, 册, 都十分经典。
(3)名: 皇帝封爵的命令。
例词: 册封, 册立
册 详细解释
1. 古代文字书于简,编连诸简谓之“册”。常以称文献、典籍。 1 亦指簿册。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注 《书·多士》
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三国 魏·李康·《运命论》
是故道莫大乎仁义,教莫正乎礼乐刑政……文武以是传之周公孔子,书之于册,中国之人世守之。注 唐·韩愈·《送浮屠文畅师序》
生子,则以告而书于册。 《清会典·宗人府·宗令宗正宗人职掌》
2. 古代帝王祭告天地神祇的文书。
蒸祭岁……王命作册,逸祝册,惟告周公其后。注 《书·洛诰》
〔孔公〕至州之明年,将夏,祝册自京师至……册有皇帝名,乃上所自署,其文曰:“嗣天子某,谨遣官某敬祭。”注 唐·韩愈·《海南神庙碑》
〔封禅〕按《开宝礼》,则燔燎毕封册。 《宋史·礼志七》
3. 古代帝王用于册立、封赠的诏书。
明帝即位,立为皇后。册曰:“……是以追述先志,不替旧命,使使持节兼太尉授皇后玺绶。” 《晋书·后妃传下·明穆庾皇后》
临轩册命,则读册。 《新唐书·百官志二》
顺治八年,上孝庄皇后尊号……奏“进册”,大学士右旁跪进,兴,退,帝受册,恭献,大学士左旁跪接,兴,陈中案。 《清史稿·礼志七》
4. 册立;册封;册免。
贤不知所为,诣阙免冠徒跣谢。莽使谒者以太后诏即阙下册贤。 《汉书·佞幸传·董贤》
后与陈后同时被选入宫,俱拜为妃,及升后位,又同日受册。 《周书·皇后传·宣帝元皇后》
册太子,则授玺绶。 《新唐书·百官志二》
成化末,封兴、岐、益、衡、雍五王,帝亲告奉先殿,遣使就各王府册之,罢临轩礼。 《明史·礼志八》
5. 竖;竖立。
任蛮奴不分,册起头稍。 《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
6. 旧时谓正式确立名分。
吕监之女为希周得……遂卜日合族告祖备礼,册为正室。 宋·王明清·《摭青杂说》
〔晁大舍〕要娶珍哥为妾,许说计氏已有五六分的疾病,不久死了,即册珍哥为正。 《醒世姻缘传》第一回
7. 量词。用于书籍、簿子等。
小道家间祖上留下一册文书,专能辨验天书,那上面自古都是蝌蚪文字。 《水浒传》第七一回
8. 通“策”。 1 策问。 2 计谋;计策。 3 扶;扶持。
及仲舒对册,推明孔氏,抑黜百家。 《汉书·董仲舒传》
武帝施主父之册,下推恩之令。注 《汉书·诸侯王表序》
此全师保胜安边之册。 《汉书·赵充国传》
大梁人尉缭,说秦始皇以并天下之计,始皇从其册。 汉·王充·《论衡·骨相》
册起使君,便赐上殿。注 《敦煌变文集·韩擒虎话本》
册 组词
常用词组
册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ɤ˥˧ 日语读音 FUMI韩语罗马 CHAYK越南语 sách
客家话 [梅县腔] cak7 [海陆腔] cak7 [客英字典] cak7 [宝安腔] cak7 [台湾四县腔] cak7 [东莞腔] cak7粤语 caak3潮州话 cêh4 (chheh)
近代音 中古音 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錫部 ;王力系统:初母 錫部 ;
册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