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kuì guì 注音 ㄎㄨㄟˋ ㄍㄨㄟˋ 部首 匚 部外 12总笔画 14 基本区 5331笔顺 12512125111345 |
匱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12 03:58:14
笔画顺序














匱 详细解释
1. 穷尽;空乏。
孝子不匮,永锡尔类。注 《诗·大雅·既醉》
今王废轻而作重,民失其资,能无匮乎?民若匮,王用将有所乏。 《汉书·食货志下》
囊钱与盎米,薪木同时匮。 宋·司马光·《八月十七日夜省直纪事呈同舍》诗
抑又有甚者,十一不足,从而增其征,则财匮;千乘不足,从而加其卒,则民烦。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四》
2. 同“簣”。
纲纪咸张,成在一匮。注 《汉书·王莽传上》
一匮为功极九层,康庄犹自剑棱棱。 唐·许浑·《献韶阳相国崔公》诗
3. 通“潰”。
贵而不傲,富而不骄,两而不争,闻而不遥,远而不绝,穷而不匮者鲜矣。注 《逸周书·小开》
进无所疑,退无所匮。注 《管子·兵法》
4. 通“蒯”。见“匱生”。
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kuei˥˧ 日语读音 HITSU韩语罗马 KWEY现代韩语 궤越南语 quĩ
客家话 [宝安腔] kui3 [梅县腔] kwi5 [台湾四县腔] kui5 kui3 [客英字典] kwui5 [客语拼音字汇] kui4 [海陆腔] kui6 kui3粤语 gwai6潮州话 kui6 (khũi)
近代音 中古音 群母 至韻 去聲 匱小韻 求位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沒部 ;王力系统:羣母 物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匮
樻
鐀
𨙑
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