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ǐ cī 注音 ㄗˇ ㄘ 部首 口 部外 6总笔画 9 统一码 5470笔顺 212135251 |
呰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17 11:18:28
笔画顺序









呰 详细解释
1. 弱;劣。 1 参见“呰窳”。
地艺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呰窳偷生。注 《史记·货殖列传》
今浙西海滨之人谓物楛窳亦曰呰。 章炳麟·《新方言·释言》
2. 通“訾”。诋毁。 1 参见“呰呰”。
昔田巴毁五帝,罪三王,呰五霸于稷下。 三国 魏·曹植·《与杨德祖书》
呰孝元于渭茔。注 《文选·潘岳〈西征赋〉》
何由羞五霸,直自呰三皇。 唐·李商隐·《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旧注呰毁圣门,辨者未尽。 清·黄以周·《敕封征仕郎内阁中书先考明经公言行略》
呰 组词
常用词组
呰窳毁呰窳呰呰呰呰牙咧嘴
呰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ɿ˨˩˦; tsʰɿ˥ 日语读音 SEMERU SOSHIRU KIZU韩语罗马 CA现代韩语 자
客家话 [梅县腔] zii3 [海陆腔] zih1 [客英字典] zih3 [台湾四县腔] zih1粤语 zi2潮州话 zi2
近代音 中古音 精母 紙韻 上聲 紫小韻 將此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齊部 ;從母 齊部 ;王力系统:精母 支部 ;從母 支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呰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些
訾
齜
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