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ú 注音 ㄐㄩˊ 部首 扌 部外 7总笔画 10 统一码 6336笔顺 1215135251 |
挶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31 16:08:20
笔画顺序










挶 基本解释
(1)名: 抬土的器具。
例词: 畚挶
(2)动: 握;持。
例词: 挶草, 挶枝
挶 详细解释
1. 执;持。
予手拮据注 《诗·豳风·鸱鸮》
或凌邃惴栗,若据高临危;旁点邪附,似蜩螗梮枝。 汉·崔瑗·《草书势》
乾遂纷拄地,化虫枯梮茎。注 唐·韩愈·孟郊·《城南联句》
枯虫梮茎,野蚕食叶。 清·史震林·《西青散记》卷一
2. 耳疾。
精不流则气郁,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梮为聋。注 《吕氏春秋·尽数》
3. 抬土的器具。
陈畚梮,具绠缶。注 《左传·襄公九年》
收而场功,偫而畚梮。注 《国语·周语中》
挶 组词
常用词组
畚挶
挶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日语读音 SASAE MOTS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uk8 [客英字典] kiuk8 [海陆腔] kiuk8粤语 guk6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燭韻 入聲 輂小韻 居玉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屋部 ;王力系统:見母 屋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挶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拘
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