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火 部外 10总笔画 14 基本区 719A笔顺 43342511122112 |
熚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18 06:12:18
笔画顺序















熚 详细解释
1. 见“熚炥”。
2. 象声词。
《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烞𤇹有声而山臊惊惮去。”注 南朝 梁·宗懔·《荆楚岁时记》
3. 见“熚熚”。
熚 组词
常用词组
熚熚熚炥烞熚
熚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bit8 [梅县腔] bit7 [海陆腔] bit8 [客英字典] bit8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質韻 入聲 必小韻 卑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幫母 質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熚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异体字
𤇹
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