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iáng sè 注音 ㄑㄧㄤˊ ㄙㄜˋ 部首 广 部外 13总笔画 16 统一码 5EE7笔顺 4131343421252511 |
廧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8 03:11:13
笔画顺序
















廧 详细解释
1. 同“牆”。墙垣。
地润数毁,难以立邑置𪪞。 《管子·地员》
𪪞外之利害,未可知也。注 《墨子·经说上》
今人主沈谄谀之辞,牵帷𪪞之制,使不羁之士与牛骥同皂,此鲍焦所以愤于世也。 《汉书·邹阳传》
2. 同“嬙”。
后宫十妃,皆衣缟舒,食粱肉,岂有毛𪪞、西施哉? 《战国策·齐策四》
古者有毛𪪞、西施。 汉·刘向·《说苑·尊贤》
3. 筑墙;屏蔽。
公宫之垣,皆以狄蒿苫楚𪪞之。 《战国策·赵策一》
请效列城五,请悉楚国之众以𪪞于齐。 《楚策一》
廧 组词
常用词组
东廧毛廧山廧
廧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ɑŋ˧˥; sɤ˥˧ 韩语罗马 CANG现代韩语 장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ong2 ciong2 [台湾四县腔] siong2 ciong2 [梅县腔] siong2 [海陆腔] siong2 ciong2粤语 coeng4
近代音 中古音 從母 陽韻 平聲 牆小韻 在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唐部 ;王力系统:從母 陽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廧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嗇」。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嗇
𢊂
𢋢
𢋾
牆
𢊉
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