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ìng 注音 ㄅㄧㄥˋ 部首 亻 部外 6总笔画 8 基本区 4F75笔顺 32431132 |
併 笔画顺序








併 详细解释
1. 并排;并列。
行,肩而不并。注 《礼记·祭义》
公车再召,比牒并名,早为宰相。注 《后汉书·郑玄传》
2. 聚;集。
谨养而勿劳,并气积力。 《孙子·九地》
殃销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 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
3. 并吞;合并。
周室微,诸侯力政,争相并。 《史记·秦本纪》
毅素好摴蒱,于是会戏。帝与毅敛局各得其半,积钱隐人,毅呼帝并之。 《南史·郑鲜之传》
年荒酒价乏,日并园蔬课。注 唐·杜甫·《屏迹》诗之一
天公号令不再出,十日愁霖并为一。 宋·苏轼·《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之三
4. 拼;拼杀。
俺本是汉国臣僚,汉皇软弱,兴心闹,惹起那五处兵刀,并董卓诛袁绍。 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
杨春道:“我们尽数都去和他死并如何?”朱武道:“亦是不可,他尚自输了,你如何并得他过?” 《水浒传》第二回
5. 逼;催逼。
俺娘无夜无明并女工。注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四折
又怎奈白玉乔那厮催并,叠成文案,要知县断教雷横偿命。 《水浒传》第五一回
6. 副词。 1 一起;一齐。 2 都;皆。
天下淆乱,高皇帝与诸公并起。 《汉书·贾谊传》
我有数行泪,不落十余年。今日为君尽,并洒秋风前。 南朝 梁·陶弘景·《和约法师临友人》
别来头并白,相见眼终青。注 唐·杜甫·《秦州见敕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河阳一县并是花,金谷从来满园树。 北周·庾信·《春赋》
风烟并是思归望,远目非春亦自伤。 唐·李益·《同崔颁登鹳雀楼》诗
背人照影无穷柳,隔屋吹香并是梅。 宋·王安石·《金陵即事》诗
如其言,果并就擒。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四》
7. 连词。 1 并同;连同。 2 连。表示强调某一词或词组,含有甚而至于的意思。
也先(陈也先)并数百步兵,力怯而逃。 《英烈传》第七回
凡朝廷遣使来,必以酒食困之,或辞以不饮,因并食不给,使饿而去。 元·刘祁·《归潜志》卷六
8. 通“屏”。排除;屏弃。
并歌舞之乐。注 《管子·霸形》
并己之私欲必以道。注 《荀子·强国》
併 组词
常用词组
併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ŋ˥˧ 日语读音 AWASERU NARABU SHIKASHI韩语罗马 PYENG越南语 tính
客家话 [宝安腔] bin5 [梅县腔] bin5 biang1 bin3 pin1 pin5 [海陆腔] bin5 [客语拼音字汇] bin4 [台湾四县腔] bin5粤语 bing3 ping3潮州话 bêng6 bian3 (pěng pìaⁿ)
近代音 中古音 幫母 勁韻 去聲 摒小韻 𢌿政切 三等 開口;幫母 靜韻 上聲 餅小韻 必郢切 三等 開口;並母 迥韻 上聲 竝小韻 蒲迥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青部 ;王力系统:幫母 耕部 ;
併 字源字形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