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kuì 注音 ㄎㄨㄟˋ 部首 女 部外 9总笔画 12 基本区 5ABF笔顺 531325113554 |
媿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7-11 10:48:55
笔画顺序













媿 详细解释
1. 惭愧。
邪说畏之,众人愧之。注 《荀子·儒效》
以不敏不明而久抚临天下,朕甚自愧。 《汉书·文帝纪》
逢时愧名节,遇坎悲渝替。 唐·高适·《赠别王十七管记》诗
自愧劬劳半点无,枉受娘呼,错受婆呼。 清·李渔·《巧团圆·叠骇》
惟不能自造神话神物,而贩诸殊方,则念古民神思之穷,有足愧尔。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破恶声论》
2. 羞辱。
大夫种始谋曰:“昔者吴夫差不顾义而愧吾王。” 汉·袁康·《越绝书·请籴内传》
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起走,曰:“郎中令善愧人!”注 《汉书·循吏传·龚遂》
3. 感谢。
是犹鼍之有泉,乌鸟之有林,何尝愧于水木? 唐·元稹·《上门下裴相公书》
心摇祗待东窗晓,长愧寒鸡第一声。 唐·陆龟蒙·《自遣》诗之二
臣常愧其长者,思有以报。 《新唐书·路应传》
4. 姓。汉有媿牟、媿戊。
媿 组词
常用词组
媿避媿服不媿媿赧媿辱欣媿媿汗媿悔无媿媿恧惭媿媿切负媿媿荷媿怍媿色媿佩媿负愤媿媿畏发媿
媿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HAJIRU HAZUKASHIMERU TOGAMERU韩语罗马 KOY现代韩语 괴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ui3 [台湾四县腔] kui3 [海陆腔] kui3粤语 kwai3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至韻 去聲 媿小韻 俱位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灰部 ;王力系统:見母 微部 ;
官话 吴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媿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愧
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