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ǐng 注音 ㄧㄥˇ 部首 水 部外 11总笔画 15 基本区 6F41笔顺 352534132511134 |
潁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09 20:22:40
笔画顺序















潁 详细解释
1. 水名。源出河南省登封市嵩山西南,东南流到商水县,纳沙河、贾鲁河,至安徽省寿县正阳关入淮河。
其川江汉,其浸颍湛。 《周礼·夏官·职方氏》
少无宦情,有箕颍之心事,故仕世多素辞。注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徐干〉序》
斸嵩开云扃,压颍抗风榭。 唐·韩愈·《县斋有怀》诗
2. 古地名。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颍水以北。本为春秋时周邑,后属郑。秦时属颍川郡。晋时属许昌。
天王使刘定公劳赵孟于颍。注 《左传·昭公元年》
顾我梁川时,缓步集颍许。注 《文选·谢灵运〈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应玚〉》
迎帝西京,定都颍邑。注 《曹冋〈六代论〉》
3. 姓。春秋郑有颍考叔。见《左传·隐公元年》。
潁 组词
常用词组
坡潁潁川梁潁潁阳书潁谷封潁上田潁滨遗老
潁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唐代读音 iuɛ̌ng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 영
客家话 [宝安腔] jin3 [海陆腔] rin3 [梅县腔] jin3 [台湾四县腔] jin3 [客语拼音字汇] yin3 [客英字典] jin3粤语 wing6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靜韻 上聲 潁小韻 餘頃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餘母 耕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潁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泂
澃
頴
颍
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