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huài 注音 ㄕㄨㄞˋ 部首 巾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5E25笔顺 325151252 |
帥 笔画顺序









帥 详细解释
1. 统率;率领。
长子帅师,以中行也。 《易·师》
舜南面而立,尧帅诸侯北面而朝之。 《孟子·万章上》
飘风屯其相离兮,帅云霓而来御。 《楚辞·离骚》
顿牟叛,赵襄子帅师攻之。 汉·王充·《论衡·变动》
亚之帅将卒前,攻下五城。 唐·沈亚之·《秦梦记》
夫志以帅气,气以达志,志之所向,气即赴之。 清·任泰学·《质疑·经学》
2. 引导;带头。
若有宾客则从后。大丧帅叙哭者亦如之。注 《周礼·天官·九嫔》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论语·颜渊》
〔娄昭君〕手缝戎服,以帅左右。 《北齐书·神武娄后传》
3. 表率;楷模。
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为天下帅。 《汉书·循吏传序》
4. 遵循。 1 参见“帥教”。
君知士贞子之帅志博闻而宣惠于教也,使为太傅。注 《国语·晋语七》
述作有方,动静有常,帅礼不荒,故为万夫之望也。 汉·徐干·《中论·法象》
5. 急遽。参见“帥然”、“帥爾”。
6. 军队中主将、统帅。 1 亦泛指官长。
命为军帅,而卒以非天,唯群子能,我弗为也。 《左传·宣公十二年》
齐田肸及邯郸韩举战于平邑。邯郸之帅败逋,获韩举。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五》
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于诸帅中独然。 唐·韩愈·《刘公墓志铭》
帅以门名,县鄙各以其名。注 《周礼·夏官·大司马》
百家之内,有帅二十五,征发皆免,苦乐不均。 《北史·魏临淮王孝友传》
7. 起主导作用的人或事物。
夫志,气之帅也。 《孟子·公孙丑上》
8. 宋时经略安抚司简称“帥”或“帥司”。 1 参见“帥司”。
帅、漕、宪、仓,盖当时案牍之称。帅,谓安抚司。 清·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
9. 谓镇守和掌管一方的军事和民政。宋元时设安抚使任之。此职常由知州、知府兼任。
东坡帅杭日,与徐璹全父坐双桧堂。 宋·何䓕·《春渚纪闻·徐氏父子俊伟》
淳熙辛丑年,王公清叔帅桂林,予客焉。 宋·刘昌诗·《芦浦笔记·紫微王舍人梦》
赵清献帅蜀,乃以一琴一鹤一自随,想其清致可知。 明·陶宗仪·《横浦语录》
10. 美;漂亮。
他问我可知道余这出戏好在什么地方。我只说了一句:“我看甩鞋那一下最帅。” 江上行·《六十年京剧见闻·“听”余叔岩的戏》
11. 姓。明代有帅机,著有《帅惟审先生集》。
帥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ʂuai˥˧ 唐代读音 shruì日语读音 HIKIIRU SOTSU韩语罗马 SOL SWU现代韩语 수越南语 soá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ai5 soi5 sut7 [海陆腔] soi5 sai5 sut7 [梅县腔] sai3 [宝安腔] soi5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sai4 soi4 [陆丰腔] sai5 [台湾四县腔] soi5 sai5 sut7 [东莞腔] soi5粤语 seoi3 seot1潮州话 suê3(suè) zug4(tsuk)
近代音 審母 皆來韻 去聲 帥小空;中古音 審生母 術韻 入聲 率小韻 所律切 三等 開口;審生母 至韻 去聲 帥小韻 所類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沒部 ;心母 沒部 ;王力系统:山母 物部 ;山母 物部 ;
帥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