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cōng zòng 注音 ㄘㄨㄥ ㄗㄨㄥˋ 部首 氵 部外 12总笔画 15 基本区 6F68笔顺 441325221323334 |
潨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10 09:54:44
笔画顺序















潨 详细解释
1. 小水流入大水。亦指众水相会处。
凫鹥在淙,公尸来燕来宗。注 《诗·大雅·凫鹥》
铲千寻之峭岸,淙万流之大壑。 《梁书·张缅传》
小水大水淙,一清百清会。 清·魏源·《岱麓诸谷诗·岱谷原岭山汶源》
2. 急流。
鬼谷上窈窕,龙潭下奔淙。 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
3. 同“淙”。水声。
行其泉于高者而堕之潭,有声淙然。 唐·柳宗元·《钴𬭁潭记》
潨 组词
常用词组
潨流淙潨潨潺惊潨潨泻潨洞潨潨潨漴
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sʰuŋ˥; tsuŋ˥˧ 日语读音 ATSUMARU MIZUAI KISHI
近代音 中古音 照章母 東韻 平聲 終小韻 職戎切 三等 合口;從母 東韻 平聲 叢小韻 徂紅切 一等 合口;從母 冬韻 平聲 賨小韻 藏宗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從母 冬部 ;王力系统:從母 冬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潨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隸書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潀
潈
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