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融会贯通

成语 融会贯通

拼音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处 《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时间 2025-08-11 20:22:08

融会贯通 基本解释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融会贯通 详细解释

    [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自】:《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示例】: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融会贯通 例句

(1) 学习任何知识都得讲究融会贯通,不能单靠死记硬背。

(2) 要学会把有限的知识融会贯通,融入自己的生命。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

(3) 在学习中要学会融会贯通,不要只是生吞活剥一些知识。

(4) 老师教导同学们要对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5) 读书要有感受,要有审美感,对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6) 他人的金玉良言,要能融会贯通,并使之付诸实现。

(7) 这种填鸭式教法,只求多背多记,不求融会贯通,怎能希望学生真正的理解。

(8) 融会贯通者:听过的会忘记,看过的会记得,做过的才能真正掌握。

(9) 这就是古人常说的,反求诸己,因此融会贯通,而能触类旁通的道理。

(10) 西一点地读书方法,好比盲人摸象,难以融会贯通。

(11) 新知识会以新颖、或许奇妙的方式与旧知识融会贯通。

(12) 他深入钻研,终于达到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地步。

(13) 研究问题,需要广搜资料,深入分析,才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14) 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15) 我们学习要狠下功夫,不断努力,并且使自己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这样才能学以致用。

(16) 老师要我们趁年轻多吸收,等到人生体验多了,自然能将所得知识融会贯通。

(17) 我尽避已把全部经文都记熟了,因缺少名师指点,也还是无法达到融会贯通的地步。

(18) 此篇文章中所使用的技巧并不十分复杂,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到实际应用中去。

(19) 他把学习和实践融会贯通了。

(20) 你如果无法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那就不是真学问。

融会贯通 近反义词

近义词


举一反三 [jǔ yī fǎn sān]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心领神会 [xīn lǐng shén huì]

领、会:领悟,理解。指对方没有明说,心里已经领会。

触类旁通 [chù lèi páng tōng]

触类:接触某一方面的事物;旁通:相互贯通。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识或规律,进而推知同类事物的知识或规律。

豁然贯通 [huò rán guàn tōng]

豁然:通达的样子;贯通:前后贯穿通晓。指一下了弄通了某个道理。

通今博古 [tōng jīn bó gǔ]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力学笃行 [lì xué dǔ xíng]

力学:努力学习。笃行:切实地实行。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

淹会贯通 [yān huì guàn tōng]

犹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反义词


一知半解 [yī zhī bàn jiě]

知道得不全面,理解得也不透彻。

生搬硬套 [shēng bān yìng tào]

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囫囵吞枣 [hú lún tūn zǎo]

囫囵:整个儿。把枣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对事物不加分析思考。

生吞活剥 [shēng tūn huó bō]

原指生硬搬用别人诗文的词句。现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经验、理论等。

望文生义 [wàng wén shēng yì]

文:文字,指字面;义:意义。不了解某一词句的确切涵义,光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做出不确切的解释。

穿凿附会 [chuān záo fù huì]

穿凿:把讲不通的硬要讲通;附会:把不相干的事拉在一起。把讲不通的或不相干的道理、事情硬扯在一起进行解释。

食而不化 [shí ér bù huà]

吃了没有消化。比喻对所学知识理解得不深不透,没有吸收成为自己的东西。

传经送宝 [chuán jīng sòng bǎo]

经:经典,经验。把成功的经验和办法传送给别人。

融会贯通 成语接龙

融会贯通通共有无无所忌惮惮赫千里里丑捧心心花怒放放长线钓大鱼鱼目混珠珠还合浦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是什么意思
三纲五常的意思是sān gāng wǔ cháng 【解释】: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封建礼教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规范。 【出自】:《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 【示例】:先生九经皆通,无书不读,岂不晓~之理? ◎元·贾仲名《萧淑兰》第二折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指封建的道德规范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牝鸡司晨是什么意思
牝鸡司晨是什么意思
牝鸡司晨的意思是pìn jī sī chén 【解释】:母鸡报晓。旧时比喻妇女窃权乱政。 【出自】:《尚书·牧誓》:“牝鸡无晨。牝鸡之晨,惟家之索。” 【示例】:听谗信佞,残杀忠良,驱逐正士,播弃黎老,昵比匪人,惟以妇言是用,此“~,惟家之索。”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回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
融会贯通是什么意思
融会贯通的意思是róng huì guàn tōng 【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出自】:《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示例】:要没有活泼的想象力,就只能做出点滴的饾饤的工作,决不能~的。 ◎朱自清《中国学术的大损失》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金榜题名是什么意思
金榜题名是什么意思
金榜题名的意思是jīn bǎng tí míng 【解释】:金榜:科举时代称殿试揭晓的榜;题名:写上名字。指科举得中。 【出自】:五代·五王保《唐摭言》卷三:“何扶,太和九年及第;明年,捷三篇,因以一绝寄旧同年曰:‘金榜题名墨上新,今年依旧去年春。花间每被红妆问,何事重来只一人。’” 【示例】:旬月之间,~,已登三甲进士。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陈巡检梅岭失妻记》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分句;指科举得中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歇斯底里是什么意思
歇斯底里是什么意思
歇斯底里的意思是xiē sī dǐ lǐ 英语hysteria的音译,即癔病。又常用来形容人情绪激动、举止失常。茅盾 《第一阶段的故事》十:“一个思想健康的人,该不会这样歇斯底里的罢?”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鞭辟入里是什么意思
鞭辟入里是什么意思
鞭辟入里的意思是biān pì rù lǐ 【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出自】:盛宣怀《上张香帅书》:“侄忝承付托,责无旁贷,必当鞭辟入里,成一完全商办大厂,为天下创。” 【示例】:他们的思力不足,不足剖析入微,~。 ◎朱自清《山野掇拾》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补语、状语;形容分析透彻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
附庸风雅是什么意思
附庸风雅的意思是fù yōng fēng yǎ 【解释】:附庸:依傍,追随;风雅:泛指诗歌。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出自】: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二回:“喜欢便宜,暗中上当,附庸风雅,忙里偷闲。” 【示例】:却偏要~,在扬州盖造了不少的花园,因此种花之风,遍及扬州。 ◎清·吴趼人《情变》第八回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背水一战是什么意思
背水一战是什么意思
背水一战的意思是bèi shuǐ yī zhàn 【解释】: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示例】:挫折也有两重性。它可以把人置于死地,也可能使人置于死地而后生。他只有~了。 ◎理由《高山与平原》 【语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查看完整内容
[08-11]
  • Copyright © 2009-2024 m.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