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听途说 基本解释
[dào tīng tú shuō]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听途说 详细解释
[dào tīng tú shuō]
【解释】: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出自】:《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示例】:妹子~,不知是否?尚求指示。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三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道听途说 例句
(1) 根据道听途说而下结论是极不负责的态度。
(2) 请别轻易相信道听途说的消息。
(3) 不要轻信别人的道听途说,不要相信谣言,不要绝对信赖一般书籍。
(4) 一切要用事实说话,切不可道听途说。
(5) 道听途说的消息往往是不可靠的。
(6) 我相信谣言止于智者,所以对没有根据的道听途说千万别添油加醋!
(7) 我们说话必须言必有据,千万别道听途说。
(8) 谣言止于智者,像这种道听途说的话,为何要相信?
(9) 这些未经查证的新闻,跟道听途说的谣言有什么两样。
(10) 我们不该轻信那些道听途说来的东西,而应该坚持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原则。
(11) 这个消息的来源非常可靠,并不是道听途说,请你务必重视。
(12) 你别听他道听途说,事实真相并非如此。
(13) 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真实情况则有待查证。
(14) 道听途说的谣言,让每个人都感到很困惑。
(15) 他道听途说的一些事情都是假的,害得我们都信以为真。
(16) 为了不受直觉和道听途说来的证据的左右,求助于数据总不会错。
(17) 这些人平时最喜欢道听途说,唯恐天下不乱。
(18) 东张西望,道听途说,绝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19) 任何事情都要用脑筋好好想一想,道听途说的东西切不可信以为真。
(20) 他们只是去的道听途说和重复表里如一亲的使用。
(21) 如果你老是道听途说,迟早会失去大家的信任。
道听途说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小道消息 [xiǎo dào xiāo xī]
指非经正式途径传播的消息。往往传闻失实,并不可靠。
以讹传讹 [yǐ é chuán é]
以:拿,把;讹:谬误。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捕风捉影 [bǔ fēng zhuō yǐng]
风和影子都是抓不着的。比喻说话做事丝毫没有事实根据。
三人成虎 [sān rén chéng hǔ]
三个人谎报城市里有老虎,听的人就信以为真。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街谈巷议 [jiē tán xiàng yì]
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议论。指民间的舆论。
不足为凭 [bù zú wéi píng]
不能当作凭证或根据。
海外奇谈 [hǎi wài qí tán]
海外:中国以外;奇谈:奇怪的说法。比喻没有根据的,荒唐的言论或传闻。
齐东野语 [qí dōng yě yǔ]
齐东:齐国的东部;野语:乡下人的话。孟子蔑视农民,认为他们说的话没有根据,听信不得。比喻荒唐而没有根据的话。
望风捕影 [wàng fēng bǔ yǐng]
比喻说话做事根据不可靠的传闻或表面现象。
三告投杼 [sān gào tóu zhù]
比喻流言数传能使人信而转疑。
口耳之学 [kǒu ěr zhī xué]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三人市虎 [sān rén shi hǔ]
三个人传言市上有虎,就会使人信以为真。比喻谣言或讹传一再重复,就可能使人信以为真。
讹以滋讹 [é yǐ zī é]
把本来错误的东西加以传播,越传越错。
反义词
身临其境 [shēn lín qí jìng]
临:到;境:境界,地方。亲自到了那个境地。
所见所闻 [suǒ jiàn suǒ wén]
看到的和听到的。
言之凿凿 [yán zhī záo záo]
凿凿:确实。形容说得非常确实。
真凭实据 [zhēn píng shí jù]
确凿的凭据。
百闻不如一见 [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言之有据 [yán zhī yǒu jù]
说话和写文章有充分的证据或事实根据。
有根有据 [yǒu gēn yǒu jù]
有根据,不是凭空捏造
有案可稽 [yǒu àn kě jī]
案:案卷,文书;稽:查考。指有证据可查。
确凿不移 [què záo bù yí]
确实可靠,不容怀疑。
信而有证 [xìn ér yǒu zhèng]
真实而有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