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跋山涉水

成语 跋山涉水

拼音 [bá shān shè shuǐ]

解释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处 《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时间 2025-05-11 13:10:53

跋山涉水 基本解释

[bá shān shè shuǐ]

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跋山涉水 详细解释

    [bá shān shè shuǐ]

    【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出自】:《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示例】:同样的青春,同样的年龄,有人~,为改变祖国一穷二白的面貌而感到莫大的幸福。 ◎魏巍《路标》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状语;用于翻山过海走长路

跋山涉水 例句

(1) 从全国各地跋山涉水前来访问的人们络绎不绝。

(2) 红军战士一路跋山涉水,历尽艰辛,终于到达了陕北。

跋山涉水 近反义词

近义词


长途跋涉 [cháng tú bá shè]

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翻山越岭 [fān shān yuè lǐng]

翻:翻过;越:过;岭:山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不远千里 [bù yuǎn qiān lǐ]

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风尘仆仆 [fēng chén pú pú]

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风餐露宿 [fēng cān lù sù]

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工作的辛苦。

远渡重洋 [yuǎn dù chóng yáng]

形容某物漂流过海来到某一个地方,路途遥远。

爬山涉水 [pá shān shè shuǐ]

形容路途艰辛。

仆仆风尘 [pú pú fēng chén]

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形容奔波忙碌,旅途劳累。

远涉重洋 [yuǎn shè chóng yáng]

重洋:辽阔无边的海洋。远远地渡过海洋。

跋山涉川 [bá shān shè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跋涉山川 [bá shè shān chuān]

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抗尘走俗 [kàng chén zǒu sú]

抗:举,引伸为表现;尘:尘世;走:跑;俗:世俗。形容为了名利,到处奔走钻营。

逾山越海 [yú shān yuè hǎi]

越过山海。指长途跋涉。

航海梯山 [háng hǎi tī shān]

渡过大海,攀越高山。指经历艰远的路程。

盘山涉涧 [pán shān shè jiàn]

形容远行的艰辛。

反义词


一路顺风 [yī lù shùn fēng]

旅途平安(多用于祝人)。

朝发夕至 [zhāo fā xī zhì]

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

跋山涉水 成语接龙

跋山涉水水土不服服服贴贴
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
约定俗成是什么意思
约定俗成的意思是yuē dìng sú chéng 【解释】:指事物的名称或社会习惯往往是由人民群众经过长期社会实践而确定或形成的。 【出自】:《荀子·正名》:“名无固宜,约之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宜。”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
好大喜功是什么意思
好大喜功的意思是hào dà xǐ gōng 【解释】:指不管条件是否许可,一心想做大事立大功。多用以形容浮夸的作风。 【出自】:宋·罗泌《路史·前纪》卷四:“昔者汉之武帝,好大而喜功。”《新唐书·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屠,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示例】:你在人前夸大嘴,说我怎样的~。 ◎郭沫若《屈原》第二幕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水至清则无鱼是什么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是什么意思
水至清则无鱼的意思是shuǐ zhì qīng zé wú yú 【解释】:水太清,鱼就存不住身,对人要求太苛刻,就没有人能当他的伙伴。比喻过分计较人的小缺点,就不能团结人。 【出自】:《汉书·东方朔传》:“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语法】:复句式;作分句;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是什么意思
绿林好汉的意思是lù lín hǎo hàn 【解释】: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旧时也指聚众行劫的群盗股匪。 【出自】:《后汉书·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芘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丹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臧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示例】:收了无数的~,查拿海寇。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一回 【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
花言巧语是什么意思
花言巧语的意思是huā yán qiǎo yǔ 【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出自】: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三》:“‘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示例】:我以为法律上的许多罪名,都是~,只有一语以包括之,曰:可恶罪。 ◎鲁迅《而已集·可恶罪》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2]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
四面八方是什么意思
四面八方的意思是sì miàn bā fāng 【解释】: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忽遇四面八方怎么生?”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补语;形容范围广
查看完整内容
[05-11]
水土不服是什么意思
水土不服是什么意思
水土不服的意思是shuǐ tǔ bù fú 【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出自】:《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宋书·索虏传》:“道理来远,或不服水土,药自可疗。” 【示例】:大抵此症,起于饮食失调,兼之~,食积于小腹之中,凝滞不消,遂至生热,升至胸中,便觉饥饿。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二十
查看完整内容
[05-11]
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
牛头马面是什么意思
牛头马面的意思是niú tóu mǎ miàn 【解释】:迷信传说中的两个鬼卒,一个头象牛,一个头象马。比喻各种丑恶的人。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一:“释迦是牛头狱卒,祖师是马面阿婆。” 【示例】:只是近来常常在梦中,或是在将醒未醒之顷,一阵悚然,从前所怕的~,都积压了来,都聚围了来。 ◎冰心《山中杂记—遥寄小朋友》 【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5-11]
  • Copyright © 2009-2024 m.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