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发人深省

成语 发人深省

拼音 [fā rén shēn xǐng]

解释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处 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时间 2025-10-21 22:58:08

发人深省 基本解释

[fā rén shēn xǐng]

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发人深省 详细解释

    [fā rén shēn xǐng]

    【解释】: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自】: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示例】:以当清夜闻钟,~。 ◎《虞初新志·金忠洁公传评》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话与文章

发人深省 例句

(1) 他的话十分有道理,发人深省。

(2) 这将是一件憾事,因为这本书会发人深省。

(3) 接触越多古代的典籍,越觉得古人的话十分发人深省呢!

(4) 这件发人深省的故事清楚地告诉我们,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会产生影响。

(5) 不过,他说了一些发人深省的东西我是指以最差方式达到这种效果的。

(6) 那张图片发人深省,特别的是能让人立即联想到最近的纽约。

(7)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发人深省的练习。

(8) 老师的这一番谈话,语重心长,发人深省。

(9) 老师对我们的教诲,真似暮鼓晨钟,发人深省啊!

(10) 两位智者的这段对话很有深意,足以发人深省。

(11) 这个电视剧向人们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学生应该追求什么?

(12) 王教授的这场演讲发人深省,让听众受益良多。

(13) 看到这些义工默默奉献,特别发人深省,感触良多。

(14) 上世纪30年代日本的经历发人深省。

(15) 老师语重心长的一席话发人深省。

(16) 然而我们希望他们全部都能发人深省。

(17) 以当清夜闻钟,发人深省。

(18) 这篇短文鞭辟入里,发人深省。

(19) 发人深省的报告会让他们雇佣到有才能的人。

(20) 这一系列发人深省的照片\揭示了人类的生存状况,暗指人类的脆弱与无常。\。

(21) 王老师讲课善于引而不发,提出发人深省的问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去解决。

发人深省 近反义词

近义词


耐人寻味 [nài rén xún wèi]

耐:禁得起;寻味:探索体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意味深长 [yì wèi shēn cháng]

意味:情调,趣味。意思含蓄深远,耐人寻味。

回头是岸 [huí tóu shì àn]

佛家语,指有罪的人只要回心转意,痛改前非,就能登上“彼岸”,获得超度。后比喻做坏事的人,只要决心悔改,就有出路。

迷途知返 [mí tú zhī fǎn]

迷途:迷失道路;返:回来。迷了路知道回来。比喻发觉自己犯了错误,知道改正。

振聋发聩 [zhèn lóng fā kuì]

聩:天生耳聋,引申为不明事理。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浪子回头 [làng zǐ huí tóu]

浪子:二流子。不务正业的人改邪归正。

发人深思 [fā rén shēn sī]

深:无限,没有穷尽。启发人深入地思考。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耐人寻味。

发人深醒 [fā rén shēn xǐng]

启发人深刻思考而有所觉悟。

反义词


执迷不悟 [zhí mí bù wù]

执:固执,坚持;迷:迷惑;悟:觉悟。坚持错误而不觉悟。

发人深省 成语接龙

发人深省省吃俭用用心良苦苦不可言言不及义义愤填膺膺箓受图图文并茂茂林修竹竹篮打水水土不服服服贴贴
伏低做小是什么意思
伏低做小是什么意思
伏低做小的意思是fú dī zuò xiǎo 【解释】:形容低声下气,巴结奉承。 【示例】:元 尚仲明 《三夺槊》第二折:“他立下功勞,怎肯伏低做小。”《三国演义》第六十回:“以部曲待之, 劉備 安肯伏低做小?”《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我家又不曾寫立文書,得他身價,爲什么肯去伏低做小!”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甘愿处于低下的地位
查看完整内容
[10-22]
浮白载笔是什么意思
浮白载笔是什么意思
浮白载笔的意思是fú bái zǎi bǐ 【解释】:浮:罚人饮酒;白:指专用来罚酒的大杯;浮白:指喝酒和干杯;载笔:拿着笔。一面喝酒,一面写作。旧时比喻文人的雅量和才气。 【示例】: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仅成孤愤之书。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自志》
查看完整内容
[10-22]
发人深省是什么意思
发人深省是什么意思
发人深省的意思是fā rén shēn xǐng 【解释】:发:启发;省:醒悟。启发人深刻思考,有所醒悟。 【出自】:唐·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示例】:以当清夜闻钟,~。 ◎《虞初新志·金忠洁公传评》 【语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用于讲话与文章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饿莩遍野是什么意思
饿莩遍野是什么意思
饿莩遍野的意思是è piǎo biàn yě 【解释】:莩:饿死的人。到处是饿死的人。形容人民因饥饿而大量死亡的悲惨景象。 【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示例】: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扼喉抚背是什么意思
扼喉抚背是什么意思
扼喉抚背的意思是è hóu fǔ bèi 【解释】:抚: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敌方的要害,使其丧失反抗的能力。 【出自】:隋·卢思道《为北齐檄陈文》:“巨舰高舻,顺流东指江都、寿春之域;扼喉抚背之兵,飞龙赤马,绝水南越。”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扼吭夺食是什么意思
扼吭夺食是什么意思
扼吭夺食的意思是è háng duó shí 【解释】:扼:用力掐着;亢:咽喉。扼住喉咙,夺走吃的东西。比喻使人处于绝境。 【出自】:《元史·陈祖仁传》:“乃欲驱疲民以供大役,废其耕耨而荒其田亩,何异扼其吭而夺其食,以速其毙乎?”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恶迹昭著是什么意思
恶迹昭著是什么意思
恶迹昭著的意思是è jì zhāo zhù 【解释】:昭著:显著,明显。恶劣的事迹十分明显,人所共见。形容罪行严重。 【出自】:宋·郑刚中《北山文集·答潼川路于提刑》:“但先列罪人之词,而继之以今来勘状,则恶迹昭著。”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讹言惑众是什么意思
讹言惑众是什么意思
讹言惑众的意思是é yán huò zhòng 【解释】:讹言:诈伪的话。用谣言欺骗迷惑群众。 【出自】:《元史·世祖五》:“癸丑,初建东宫,甲寅,诛西京讹言惑众者。”
查看完整内容
[10-21]
  • Copyright © 2009-2024 m.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