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全站
导航
字典 成语 英汉词典
惊惶失措

成语 惊惶失措

拼音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处 《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时间 2025-09-16 23:11:43

惊惶失措 基本解释

[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惊惶失措 详细解释

    [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少卿虚心病,元有些怕见他的,亦且出于不意,不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惊惶失措 例句

(1) 如遇意外情况,请大家镇定对待,切勿惊惶失措。

(2) 遇到危险情况要沉着应付,不要惊惶失措。

(3) 地震时,只觉天摇地动,所有人无不惊惶失措,抱头鼠窜。

(4) 在刑警队的围追堵截下,罪犯惊惶失措,落入包围圈。

(5) 敌人吃了败仗以后,成了惊弓之鸟,一遇风吹草动,就惊惶失措。

(6) 证人的话正中他的要害,他只觉得如芒刺在背,惊惶失措。

(7) 如有意外事故,应镇定些,千万不要惊惶失措。

(8) 从失火的旅馆中跑出来乱窜的惊惶失措的人群。

(9) 在解放军无坚不摧的进攻下,敌军士气沮丧,惊惶失措,纷纷四散逃命.

(10) 他那含泪的眼睛流露出惊惶失措的神情.

(11) 那闹事的人半点也没有惊惶失措.

(12) 他怕露出过于惊惶失措的样子,会叫人家把他看成乡巴佬.

(13) 思嘉一时间惊惶失措,还来不及产生放心的感觉。

(14) 仿佛被一种单纯的思想所促使,他们惊惶失措,高声哀叫.

(15) 一群惊惶失措的人们,从失火的旅馆中跑了出来.

(16) 这位年青的太太发现有人在监视她,便惊惶失措.

(17) 他小心翼翼地沿着突出的檐向那惊惶失措的男孩靠近.

(18) 全世界的反动派,在这篇檄文面前惊惶失措。

(19) 选举结果很糟,使前政府领导人惊惶失措.

(20) 恺用惊惶失措的声音说:康妮,你给气昏了,别说那样的话.

惊惶失措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措手不及 [cuò shǒu bù jí]

措手:着手处理。来不及动手应付。指事出意外,一时无法对付。

不知所措 [bù zhī suǒ cuò]

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

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策:办法。遇到问题,就象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目瞪口呆 [mù dèng kǒu dāi]

形容因吃惊或害怕而发愣的样子。

猝不及防 [cù bù jí fáng]

猝:突然,出其不意。事情来得突然,来不及防备。

提心吊胆 [tí xīn diào dǎn]

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

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战战:恐惧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临阵脱逃 [lín zhèn tuō táo]

临到打仗时逃跑了。也比喻到了紧要关头退缩逃避。

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忐忑:心神不定。心神极为不安。

屁滚尿流 [pì gǔn niào liú]

形容惊慌或欣喜到极点。

诚惶诚恐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面不改色 [miàn bù gǎi sè]

脸色不变。形容从容镇静的样子。

六神无主 [liù shén wú zhǔ]

六神:道家认为人的心、肺、肝、肾、脾、胆各有神灵主宰,称为六神。形容惊慌着急,没了主意,不知如何才好。

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心慌意乱 [xīn huāng yì luàn]

心里着慌,乱了主意。

怅然若失 [chàng rán ruò shī]

怅然:形容不如意、不痛快。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

坐卧不安 [zuò wò bù ān]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

惶惶不可终日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

张皇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仓皇失措 [cāng huáng shī cuò]

仓皇:匆忙,慌张。匆忙慌张,不知所措。

张惶失措 [zhāng huáng shī cuò]

张皇:慌张;失措:举止失去常态。张皇失措:形容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惊惶不安 [jīng huáng bù ān]

由于惊慌,不知所措。

惊惶无措 [jīng huáng wú cuò]

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战栗失箸 [zhàn lì shī zhù]

战栗:恐惧的样子;箸:筷子。害怕得连手里的筷子都掉了。形容吓得失去了常态

反义词


不动声色 [bù dòng shēng sè]

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不迫:不急促。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不慌张,不忙乱。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

慢条斯理 [màn tiáo sī lǐ]

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

临危不惧 [lín wēi bù jù]

临:遇到;危:危险;惧:怕。遇到危难的时候,一点也不怕。

镇定自若 [zhèn dìng zì ruò]

遇到紧急情况不慌不乱。

泰然处之 [tài rán chǔ zhī]

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安之若素 [ān zhī ruò sù]

安:安然,坦然;之: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安然相处,和往常一样,不觉得有什么不合适。

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处:处理,对待;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若无其事的样子。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

安然若素 [ān rán ruò sù]

(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安:安然,坦然;然: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惊惶失措 成语接龙

惊惶失措措置乖方方寸不乱乱箭攒心心花怒放放长线钓大鱼鱼目混珠珠还合浦
有色眼镜是什么意思
有色眼镜是什么意思
有色眼镜的意思是yǒu sè yǎn jìng 【解释】:比喻看待人或事物所抱的成见。 【出自】: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报道一定要真实,不要加油加醋,不要戴有色眼镜。” 【示例】:老梁,假若你总是戴上~,看一切事物和一切人,假若你把你我之间的冲突当作是个人意气用事,那就是清清楚楚地毁你自己。 ◎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
查看完整内容
[09-17]
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
惊惶失措是什么意思
惊惶失措的意思是jīng huáng shī cuò 【解释】:失措:失去常态。由于惊慌,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 【出自】:《北齐书·元晖业传》:“(元)孝友临刑,惊慌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示例】:少卿虚心病,元有些怕见他的,亦且出于不意,不觉~。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语法】:补充式;作谓语、定语、状语、补语;含贬义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金匮之盟是什么意思
金匮之盟是什么意思
金匮之盟的拼音是[jīn guì zhī méng],解释是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的生母)病重,太祖赵匡胤在旁侍疾,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交代未来的皇位继承问题,劝说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其弟。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不足为据是什么意思
不足为据是什么意思
不足为据的意思是bù zú wéi jù 【解释】:足:够得上;据:证据。不能作为依据。 【出自】:宋·刘安世《论蔡确作诗讥讪事第六》:“诗板是明白已验之迹,便可为据;开具乃委曲苟免之词,不足为凭。” 【示例】: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语法】:动宾式;作谓语;指事情或言论不能成为凭据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闲情雅致是什么意思
闲情雅致是什么意思
闲情雅致的拼音是[xián qíng yǎ zhì],解释是悠闲的心情和安逸的兴致。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相安无事是什么意思
相安无事是什么意思
相安无事的意思是xiāng ān wú shì 【解释】:相:互相;安:安稳。指彼此相处没有什么争执或冲突,还过得去。 【出自】:宋·邓牧《伯牙琴·吏道》:“古者君民间相安无事者,固不得无吏,而为员不多。” 【示例】:难民母子~地在史太太家里住了两天两夜。 ◎郭沫若《金刚坡下》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什么意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是什么意思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拼音是[dào gāo yī chǐ mó gāo yī zhàng],解释是原意是宗教家告诫修行的人要警惕外界的诱惑。 后比喻取得一定成就以后往往面临新的更大的困难。 出处是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冤业随身,终须还账。”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拼音是[sān guò jiā mén ér bù rù],解释是亦称三过其门而不入,这是大禹治水中发生的故事。
查看完整内容
[09-16]
  • Copyright © 2009-2024 m.mytentv.com 汉词 .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2024018624号-1
  • 汉词,中小学生必上的网站,部分资料来源于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删除!邮箱:xhy_gz@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