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营扎寨 基本解释
[ān yíng zhā zhài]
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安营扎寨 详细解释
[ān yíng zhā zhài]
【解释】: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出自】: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示例】:打什么地方进兵,打什么地方退兵,什么地方可以~,什么地方可以埋伏,指手画脚的讲了一通。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表示军队驻扎下来,或建立临时建设基地
安营扎寨 例句
(1) 好哇!原来大军在这儿安营扎寨啦!
(2) 部队一到达目的地,战士们就忙着安营扎寨。
(3) 这边的风景很美,我们就在这儿安营扎寨吧。
(4) 到达山顶,“银河少年”夏令营开始安营扎寨。
(5) 登山队员在白茫茫的雪山上安营扎寨。
(6) 于是他便遵照佛的启示,在此地安营扎寨,到处募捐,修建了第一个洞窟。
(7) 这一夜,登山队员们就在半山腰安营扎寨。
(8) 很多国内外制造业纷纷选择了在南昌安营扎寨。
(9) 洪山梅领着工人们,在虎头峰,上安营扎寨。
(10) 有的以乞讨或捡破烂为生,在法院周围安营扎寨或露宿街头。
(11) 洋品牌已经逐渐克服水土不服,开始学会在我们的后院安营扎寨了。
(12) 建筑工人,四海为家,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营扎寨。
(13) 他们白天滑雪速行,夜晚安营扎寨。
(14) 我来到君君家他非让我在她家安营扎寨!
(15) 梅山大队食堂党支部书记带了三百多个居民,到离城十五里路的尤坑安营扎寨。
(16) 可见,元初梁山泊水域仍然不小,群峰中也确有安山,宋江在梁山安营扎寨是可信的。
(17) 王克俭、孙玉香带领的马车队,一会儿就跑出了十五里远,来到巍巍牙山脚下安营扎寨了。
(18) 红军在我们村安营扎寨。
(19) 世界各国的诸多大公司也纷纷在奥林匹克公园和比赛场馆安营扎寨。
(20) 数万名抗议者在曼谷的总理府外面彻夜安营扎寨,要求他信辞职。
安营扎寨 近反义词
近义词
步步为营 [bù bù wéi yíng]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立足之地 [lì zú zhī dì]
站脚的地方。也比喻容身的处所。
安家落户 [ān jiā luò hù]
安:安置;落户:指定居。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
安营下寨 [ān yíng xià zhài]
安、下: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筑室反耕 [zhù shì fǎn gēng]
筑:建造;反:通“返”,归返。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
反义词
南征北战 [nán zhēng běi zhàn]
形容转战南北,经历了许多战斗。
东奔西走 [dōng bēn xī zǒu]
到处奔波。多指为生活所迫或为某一目的四处奔走活动。
浪迹天涯 [làng jì tiān yá]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东征西讨 [dōng zhēng xī tǎo]
指四面出兵征战讨伐。
班师回朝 [bān shī huí cháo]
班:调回。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
浪迹江湖 [làng jì jiāng hú]
浪迹:到处流浪;江湖:泛指各地。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处。
萍踪浪迹 [píng zōng làng jì]
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