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īng 注音 ㄧㄥ 部首 女 部外 14总笔画 17 统一码 5B30笔顺 25111342511134531 |
嬰 笔画顺序

















嬰 详细解释
1. 颈饰。
婴,颈饰也。 《说文·女部》
2. 系;穿戴。
辟之是犹使处女婴宝珠,佩宝玉,负戴黄金而遇中山之盗也。注 《荀子·富国》
王莽末,天下大乱,延常婴甲胄,拥卫亲族,捍御钞盗,赖其全者甚众。 《后汉书·虞延传》
乃各作绣香囊一枚,盛以金珠环,预婴二子。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一
3. 绕;围绕。
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注 《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建武之初,雄豪方扰,唬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注 《后汉书·卓茂传论》
其罪至于除名,而其官不足以赎,则至于婴木索受笞捶,此亦天下之至辱也。 宋·苏轼·《厉法禁策》
4. 纠缠;羁绊。
祸害至而疾婴内。 《韩非子·解老》
借问子何之,世网婴我身。 晋·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之一
四序婴我怀,群盗久相踵。 唐·杜甫·《晚登瀼上堂》诗
侍父至河中,庐中条山,朔望一归省,州人号郎君谷,未始以人事自婴。 《新唐书·王龟传》
5. 遭受;遇。
今我元元,婴此饥馑。 晋·袁宏·《后汉纪·质帝纪》
既失大军援,遂婴穹庐耻。 唐·王维·《李陵咏》
君以一书生,婴乱世,乃能倡义旅以捍乡邦。 明·宋濂·《怀远大将军于君墓志铭》
公诗不宜作不吉祥语,予不能从,则予数婴忧患自取哉。 清·周亮工·《题蕉堂图》
6. 接触;触犯。
延则若莫邪之长刃,婴之者断;兑则若莫邪之利锋,当之者溃。 《荀子·议兵》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注 《韩非子·说难》
旧盟顾未解,谁敢婴其锋。 宋·陆游·《送汤淇公镇会稽》诗
弱夫杀壮士,谁敢婴余怒。 明·高启·《要离墓》诗
7. 施加。
遇之有礼,故群臣自喜;婴以廉耻,故人矜节行。注 《汉书·贾谊传》
宴安之从,士如束蒿。砺其颈吭,婴以斧刀。 宋·叶适·《故知广州敷文阁待制薛公墓志铭》
8. 初生的女孩。 1 亦泛指初生儿。
男曰儿,女曰婴。 《玉篇·女部》引《苍颉篇》
人始生曰婴。 《释名·释长幼》
9. 通“纓”。套在马颈上的革带。
鞅,婴也。喉下称婴,言缨络之也。 《释名·释车》
亡人之所怀挟婴瓖,以望君之尘垢者。注 《国语·晋语二》
10. 通“罌”。
天子乃赐之黄金之婴三六。注 《穆天子传》卷二
11. 通“鸚”。参见“嬰母”。
12. 姓。
婴氏,晋大夫季婴之后。 《广韵·平清》引汉应劭《风俗通》
嬰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唐代读音 qiɛng日语读音 FURERU MIDORIGO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 영越南语 anh
客家话 [梅县腔] jin1 [海陆腔] rin1 [客英字典] jin1 [陆丰腔] jin1 [客语拼音字汇] yin1 [宝安腔] jin1 [东莞腔] jin1 [台湾四县腔] jin1粤语 jing1
近代音 影母 庚青韻 平聲陰 英小空;中古音 影母 清韻 平聲 嬰小韻 於盈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影母 耕部 ;
嬰 字源字形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