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ǒu chǎo 注音 ㄧㄡˇ ㄔㄠˇ 部首 木 部外 11总笔画 15 基本区 69F1笔顺 123412535114444 |
槱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22 04:25:24
笔画顺序















槱 基本解释
(1)动: 聚集木柴供燃烧。
(2)名: 木柴。
槱 详细解释
1. 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1 参见“槱燎”。
芃芃棫朴,薪之炒之。注 《诗·大雅·棫朴》
2. 木柴。
或值之崖谷,羸形垢面,躬负薪炒。 唐·柳宗元·《南岳弥陀和尚碑》
候母饭罢,乃负担入山薪炒,归易甘旨供母。 清·钮琇·《觚剩·僧虎》
3. 烧;熏。
或赤若秃鬜,或熏若柴炒。 唐·韩愈·《南山诗》
在日光下劳作的人们被太阳晒黑了,也就如鼎锅被火烟炒黑了的一样。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
槱 组词
常用词组
槱柞槱苏薪槱槱薪槱燎柴槱
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ou˨˩˦; tʂʰɑu˨˩˦ 日语读音 YAKU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u3 [台湾四县腔] ju3 [海陆腔] riu3粤语 jau5
近代音 中古音 喻以母 宥韻 去聲 狖小韻 余救切 三等 開口;喻以母 有韻 上聲 酉小韻 與久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蕭部 ;王力系统:餘母 幽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楢
禉
𣜃
𥙫
炒
梄
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