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yì xiè 注音 ㄧˋ ㄒㄧㄝˋ 部首 木 部外 5总笔画 9 统一码 67BB笔顺 123412215 |
枻 笔画顺序









枻 基本解释
(1)名: 船舷。
(2)名: 船桨。
枻 详细解释
1. 船舷。
桂棹兮兰枻,斲冰兮积雪。注 《楚辞·九歌·湘君》
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 唐·李白·《江上吟》
舣舟月在水,舟行月随枻。 清·魏源·《武夷九曲诗》之二
2. 船桨。一说船舵。
浮文鹢,扬桂枻,张翠帷,建羽盖。注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浮文鹢,扬旌枻。注 《汉书·司马相如传上》
回塘隐舻枻,远望绝形音。 南朝 宋·谢惠连·《西陵遇风献康乐》诗
彼无求于万钟,唯长歌而鼓枻。 《梁书·张缅传》
鼓枻健儿好身手,二十四桨可少休。 清·林则徐·《中秋嶰筠尚书捃余饮沙角炮台眺月有作》诗
3. 划(船);掌舵。
〔佽非〕还反度江……两蛟挟绕其船。佽非谓枻舡者曰:“尝有如此而得活者乎?”对曰:“未尝见也。” 《淮南子·道应》
二乌帻吏径将至渚,云:“官使乘船送豆至。”乃令巢(闾巢)枻,二吏𫄠挽,至嘉兴郡,暂住逆旅。 《太平广记》卷三二〇引晋荀氏《灵鬼志》
枻吾舟兮泛清泻,乐鱼鸟兮放林野。 宋·张励·《题张公翊清溪图》
4. 指船。
先生攀途跻阻,宿枻涉圻。 南朝 齐·孔稚圭·《褚先生伯玉碑》
枻 组词
常用词组
枻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ɕiɛ˥˧ 唐代读音 iɛ̀i日语读音 KAI
客家话 [客英字典] ji5 [海陆腔] siet7 ri3 [梅县腔] j5 [台湾四县腔] siet7 ji3粤语 jai6 sit3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去聲 異小空;中古音 喻以母 祭韻 去聲 曳小韻 餘制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曷部 ;王力系统:餘母 月部 ;
枻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