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uān zuī 注音 ㄐㄩㄢ ㄗㄨㄟ 部首 月 部外 7总笔画 11 基本区 6718笔顺 35115434354 |
朘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13 02:23:03
笔画顺序











朘 基本解释
(1)动: 剥削。
例词: 朘削
(2)动: 减少。
朘 详细解释
1. 缩减;剥削。
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注 《汉书·董仲舒传》
古之守臣有朘人之财,危人之生而又害贤人者。 唐·柳宗元·《辩侵伐论》
守令朘民,犹将帅之剥兵也。 《明史·刘定子传》
朘万民之脂膏,饱一己之囊橐。 清·王韬·《纪英国政治》
又安用此高高在上者,朘我以生,出令令我。 严复·《辟韩》
2. 少汁的肉羹。
杨豚韭卵,狗䐲马朘。 汉·桓宽·《盐铁论·散不足》
朘 组词
常用词组
朘衄朘刻朘耗朘剥朘蚀朘削朘利朘损朘取朘薄日朘月削岁朘月耗日削月朘
朘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uan˥; tsuei˥ 日语读音 CHIJIMARU CHIJIMU HERU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zoi1粤语 syun1 zeoi1 zeon1潮州话 zung3
近代音 清母 先天韻 平聲陰 痊小空;中古音 精母 灰韻 平聲 嗺小韻 臧回切 一等 合口;精母 仙韻 平聲 鐫小韻 子泉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精母 灰部 ;精母 痕部 ;王力系统:精母 微部 ;精母 文部 ;
韵书 上古音
朘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甲骨文 | 楷書 |
甲骨文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脧
䘒
𡱥
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