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木 部外 16总笔画 20 基本区 6AEA笔顺 12341331234312342121 |
櫪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26 00:54:07
笔画顺序




















櫪 详细解释
1. 同“櫟”。树名。麻栎。
其木则柽松楔㮨,樠柏杽橿,枫柙栌枥,帝女之桑。注 《文选·张衡〈南都赋〉》
山红涧碧纷烂漫,时见松枥皆十围。 唐·韩愈·《山石》诗
解割功: 椆、檀、枥木每五十尺……一功。 宋·李诫·《营造法式·小木作工限四·锯作》
2. 马槽。亦指关牲畜的地方。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三国 魏·曹操·《步出夏门行》
骐骥在霜野,低回向衰草。入枥闻秋风,悲鸣思长道。 宋·王安石·《骐骥在霜野》诗
十二月里腊梅开,枥里猪猡拖出来。日里吃仔三顿不做啥,杀伊肉吃本应该。 《中国歌谣资料·沪谣外编·山歌》
3. 见“櫪㯕”。
櫪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唐代读音 lek日语读音 KAIBAOKE KUNUGI韩语罗马 LYEK现代韩语 력
客家话 [海陆腔] lit8 let8 [梅县腔] lit8 [宝安腔] let8 lit8 [客语拼音字汇] lid6 [台湾四县腔] lit8 let8 [客英字典] lit8粤语 lik1潮州话 lêh8
近代音 來母 齊微韻 入聲作去聲 立小空;中古音 來母 錫韻 入聲 靂小韻 郎擊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錫部 ;王力系统:來母 錫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櫪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櫟
枥
歷
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