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jū 注音 ㄐㄩ 部首 勹 部外 6总笔画 8 统一码 530A笔顺 35431234 |
匊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11 06:47:52
笔画顺序








匊 详细解释
1. 两手所捧;满握。
椒聊之实,藩衍盈掬。注 《诗·唐风·椒聊》
巨厦之崩,一木不能支;洪河已决,掬壤不能救。 唐·韩偓·《海山记》
有郎官覆舟于卫河,一姬溺焉。求得其尸,两掌各握粟一掬,咸以为怪。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
2. 捧起。
乏者或以织柳之器来,或手掬而饮。 清·左宗棠·《饮和池记》
掬黄羊血,杂雪而咽。 清·谭嗣同·《刘云田传》
3. 古代容量单位。二升为匊。
庾实二觳注 《周礼·考工记·陶人》
匊 组词
常用词组
一匊盈匊
匊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y˥ 日语读音 SUKUU TANAGOKORO韩语罗马 KWUK现代韩语 국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kiuk7 [海陆腔] kiuk7 [梅县腔] kiuk7 [客英字典] kiuk7粤语 guk1
近代音 中古音 見母 屋韻 入聲 菊小韻 居六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沃部 ;王力系统:見母 覺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匊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掬
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