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ěng 注音 ㄓㄥˇ 部首 扌 部外 4总笔画 7 统一码 628D笔顺 1213132 |
抍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29 22:48:32
笔画顺序







抍 详细解释
1. 拔出;举起。
拯马壮吉。注 《说文·手部》“拯”字下引《易》
拯马蠲害,丑类已殚。注 《隶释·汉博陵太守孔彪碑》
至于辇上诸公,无不推怀君子,弘悯清流,但垂拯马之慈,总借登龙之谊。 清·顾炎武·《与人书》
登黎献乎衽席,拯旄倪乎隍阱。 章炳麟·《魏武帝颂》
2. 赈济。
振掌事者之余财注 《周礼·天官·职币》
虽然,德之不建也,民之无援也,以大人岂弟,其忍使七十二王之萌庶,戕虐于诸戎而不拯其死。 章炳麟·《訄书·原人》
3. 取;收。
拯,取也。 《广雅·释话一》
抍 组词
常用词组
抍捄抍救
抍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əŋ˨˩˦ 日语读音 AGERU NUKU ZUKUU TORU
客家话 [梅县腔] zhin1
近代音 中古音 審書母 蒸韻 平聲 升小韻 識蒸切 三等 開口;照章母 拯韻 上聲 拯小韻 蒸上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登部 ;王力系统:章母 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抍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异体字
𢫑
拯
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