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xù 注音 ㄒㄩˋ 部首 卩 部外 6总笔画 8 统一码 5379笔顺 32522152 |
卹 笔画顺序








卹 详细解释
1. 忧念;悯惜。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注 《庄子·德充符》
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而君不恤,日夜饮酒。注 《晏子春秋·谏上五》
今不恤士卒而徇私,非社稷之臣也。 《汉书·项籍传》
今天下困穷,州牧、县宰,非以选进,割剥自私,人不聊生,是下有忧而上不恤也。 《新唐书·魏元忠传》
牧令虽有恤婴慈,难劝楚民养女为人姬。 清·魏源·《江南吟》之十
2. 救济。 1 亦谓抚恤。
以国为邑,以邑为乡,以乡为闾,祸灾相恤,资丧比服。注 《逸周书·大聚》
往年秦拔宜阳,今年旱,昭侯不以此时恤民之急,而顾益奢,此谓“时绌举赢”。 《史记·韩世家》
时明国方急流寇,不暇恤邻。 清·魏源·《圣武记》卷六
帝后在蜀,思其忠,为泣下,且遣使祭于韶州,厚币恤其家。 《新唐书·张九龄传》
凡战阵受伤者,辨其轻重而恤之。 《清会典·兵部五·职方清吏司》
3. 惊恐。参见“卹然”。
4. 慎重。
《尧典》曰:“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今本恤作恤,乃卫包所改,《古文尚书撰异》已辩之。恤者,慎也。 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上》“惟刑之恤哉”引清王念孙曰
5. 见“卹削”。
卹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y˥˧ 唐代读音 suit日语读音 UREERU韩语罗马 HYUL现代韩语 휼
客家话 [海陆腔] sit7 sut7 [宝安腔] sut8 sot8 [客英字典] sit7 sut7 [客语拼音字汇] xid5 [台湾四县腔] sit7 sut7粤语 seot1
近代音 中古音 心母 術韻 入聲 (䘏)〔卹〕小韻 辛聿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心母 屑部 ;王力系统:心母 質部 ;
卹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