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ìn 注音 ㄅㄧㄣˋ 部首 扌 部外 10总笔画 13 基本区 6448笔顺 1214453212134 |
摈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9-04 02:28:29
笔画顺序













摈 基本解释
(1)动: 排除;抛弃。
例词: 摈斥, 摈除, 摈弃
摈 详细解释
1. 排斥;弃绝。
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于函谷关以害山东矣。 《战国策·赵策二》
恃才倨傲,为乡党所摈。 《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
王闻是语,即大瞋恚,即便使人种种加害,摈令出国。 《百喻经·人效王眼瞬喻》
跏趺得一饱,万事皆可摈。 宋·朱弁·《北人以松皮为菜》诗
妾不以女身自居,每脱范围,自虑为道学所摈,夫人何辱誉至此! 《女仙外史》第九回
老年人、女人、工人、农人、流浪儿,绝大多数是被摈于民众教育之外。 陶行知·《我的民众教育观》
2. 指傅姆。
公庶子生,就侧室。三月之末,其母沐浴朝服见于君,摈者以其子见。注 《礼记·内则》
3. 通“儐”。接待宾客。
凡四方之使者,大客则摈,小客则受其币。注 《周礼·秋官·小行人》
君召使摈,色勃如也,足躩如也。注 《论语·乡党》
摈 组词
常用词组
摈弃摈除摈退解摈摈诏摈斥负摈承摈摈却嘲摈摈薄驱摈摈厄交摈逐摈摈絶摈绝摈士摈僇摈排摈废排摈摈逐斥摈摈放凌摈摈迹摈抑旅摈摈黜摈赞摈嘿构摈摈兑上摈摈相摈畔摈落摈压摈而不用
摈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n˥˧
粤语 ban3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摈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擯」。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擯
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