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ǐng 注音 ㄧㄥˇ 部首 疒 部外 17总笔画 22 基本区 766D笔顺 4134125111342511134531 |
癭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1-24 19:17:15
笔画顺序






















癭 详细解释
1. 囊状肿瘤。多生于颈部,包括甲状腺肿大等。
〔天帝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其臭如蘼芜,名曰杜衡,可以走马,食之已瘿。注 《山海经·西山经》
颈处险而瘿。 三国 魏·嵇康·《养生论》
今人之瘿,必生于颈而附于咽。 宋·苏轼·《大臣论》
一日新罗国王因夫人脑瘿痈肿,巫言应往大国求药。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卷五
2. 虫瘿。树木外部隆起如瘤者。
载瘿衔瘤。 北周·庾信·《枯树赋》
长歌敲柳瘿,小睡凭藤轮。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
木有瘿,石有晕,犀有通,以取妍于人,皆物之病也。 宋·苏轼·《答李端叔书》
3. 指累赘、多余的东西。
杜约夫曰: 宋人论诗甚严,无乃唐人之瘿欤? 明·谢榛·《四溟诗话》卷二
癭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ŋ˨˩˦ 日语读音 KOBU韩语罗马 YENG现代韩语 영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jin3 [客英字典] jin1 [海陆腔] rin3 [梅县腔] jin2 [客语拼音字汇] yin1粤语 jing2
近代音 影母 庚青韻 上聲 影小空;中古音 影母 靜韻 上聲 廮小韻 於郢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青部 ;王力系统:影母 耕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癭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异体字
䑍
瘿
𦡺
𩖍
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