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à 注音 ㄓㄚˋ 部首 口 部外 6总笔画 9 基本区 54A4笔顺 251445315 |
咤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18 14:30:30
笔画顺序









咤 基本解释
(1)详见[: ]:厉声怒喝。
咤 详细解释
1. 发怒声。参见“咤叱”。
2. 进食时口中作声。参见“咤食”。
3. 悲痛。参见“怛咤”。
4. 痛惜;慨叹。 1 参见“哀咤”。
痛惜曰咤也。 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二引汉服虔《通俗文》
〔李寄〕咤言曰:“汝曹怯弱,为蛇所食,甚可哀愍。” 《搜神记》卷十九
5. 奠爵。
王三宿、三祭、三咤。注 《书·顾命》
6. 物在穴中并突露貌。
发秀吐荣,菡萏披敷。绿房紫菂,窟咤垂珠。注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
咤 组词
常用词组
咤沙悲咤咤呼沙咤凶咤吼咤怪咤咤蛨惊咤咤异三咤咤叹怛咤咤噫啸咤恨咤咤嗟哑咤赫咤咤叱希咤咤咤咤呀咤咄鸣咤那咤夸咤愤咤咤叉咤食诌咤钵咤啜咤波咤咤雪洲鸠七咤叱咤风云佉路瑟咤佉卢虱咤遮咤迦鸟
咤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ɑ˥˧ 唐代读音 djà日语读音 SHIKARU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타
客家话 [宝安腔] za1 [客英字典] za5 cet8 [台湾四县腔] za5 ca5 [梅县腔] za5 [海陆腔] za5 ca5粤语 zaa1潮州话 za1
近代音 中古音 知母 麻韻 平聲 奓小韻 陟加切 二等 開口;知母 禡韻 去聲 吒小韻 陟駕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端母 鐸部 ;王力系统:端母 鐸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咤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吒」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㓃
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