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xiāng 注音 ㄒㄧㄤ 部首 木 部外 17总笔画 21 统一码 6B00笔顺 123441251251112213534 |
欀 详细解释
1. 木名。皮中含有淀粉,可供食用。
木则枫柙豫樟,栟榈枸桹,绵芫椿栌,文欀桢橿。注 《文选·左思〈吴都赋〉》
刘欣期《交州记》云:“都勾树似棕榈,木中出屑如桄榔面,可作饼饵。”恐此即欀木也。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三·䔋木面》
2. 木器的里衬。
作柏木棺,勿以桑木为欀。注 北魏·杨袨之·《洛阳伽蓝记·菩提寺》
3. 支撑屋架的构件。
欀崩梁坏,雷动雨泣。 唐·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
枅欀上承,柱石下当。 宋·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二
4. 见“欀頭”。
欀 组词
常用词组
欀头桑欀
欀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ŋ˥
客家话 [客英字典] siong1 [台湾四县腔] siong1 [梅县腔] siong1 [海陆腔] siong1粤语 soeng1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欀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