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ì 注音 ㄑㄧˋ 部首 木 部外 8总笔画 12 统一码 68C4笔顺 415412211234 |
棄 笔画顺序












棄 详细解释
1. 抛弃。 1 亦指厌弃;唾弃;嫌弃。
厥考翼,其肯曰:“予有后,弗弃基。”注 《书·大诰》
夫弃隐栝之法,去度量之数,使奚仲为车,不能成一轮。 《韩非子·难势》
吾闻之也,弊帷不弃,为埋马也;弊盖不弃,为埋狗也。 汉·王充·《论衡·祭意》
败虞千金弃,得比寸草荣。 唐·韩愈·《秋怀》诗之十
伸手摘红叶,我取红透底。浅红与灰红,弃之我不取。 陈毅·《题西山红叶》诗
惟王淫戏用自绝,故天弃我。 《书·西伯戡黎》
是故爵人必于朝,与众共之也;刑人必于市,与众弃之也。 《孔子家语·刑政》
洎使得罪窜逐,妪以贱不见杀,放从于良,将求其匹,人则弃其老也。 宋·王禹称·《双鹦志》
2. 废;废除。
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巢绝其命。注 《书·甘誓》
龙,水物也。水官弃矣,故龙不生得。注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弃无用之费,捐不急之官……此救弊之术也。 唐·朱敬则·《请除滥刑疏》
删弃文法,捐除科条,裁损吏议。 清·龚自珍·《明良论》四
3. 忘记。
南蒯、子仲之忧,其庸可弃乎?注 《左传·昭公十三年》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沈。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南朝 宋·王僧达·《答颜延年》诗
滥功而误国丧师者蒙荫,弃劳而血守孤城者薄酬,赏罚未章,士多隳志,此二失也。 明·黄遵素·《灾异陈十失劾奏魏忠贤客氏疏》
4. 违背。 1 亦指背叛。
弃君之命,不信。 《左传·宣公二年》
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死夭,动弃理则无成功。 《韩非子·解老》
〔曹操〕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守之。兖州叛,太祖曰:“惟种不弃孤。”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清水》
5. 离开。
楚王使陈轸之秦。秦王谓陈轸曰:“子秦人也,寡人与子故也,寡人不佞,不能亲国事也,故子弃寡人事楚王。”注 《战国策·秦策二》
〔霍去病〕为票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 《汉书·霍去病传》
复弃中国去,远身适荆蛮。 汉·王粲·《七哀诗》之一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诗
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府打发轿子,并拉行李车辆伺候。 《红楼梦》第三回
6. 旷;耗费。参见“棄日”。
7. 人名。即后稷。
帝曰:“弃,黎民阻饥,汝后稷,播时百谷。” 《书·舜典》
弃事尧为司马,居稷官,故为后稷。 汉·王充·《论衡·初禀》
棄 组词
常用词组
棄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kì日语读音 SUTERU韩语罗马 KI现代韩语 기
客家话 [梅县腔] hi5 ki5 [海陆腔] hi5 ki5 [客英字典] hi5 [宝安腔] hi5 [客语拼音字汇] hi4 ki4 [沙头角腔] ki5 hi5 [台湾四县腔] hi5 ki5 [陆丰腔] ki5 hi5粤语 hei3潮州话 ki3
近代音 溪母 齊微韻 去聲 氣小空;中古音 溪母 至韻 去聲 棄小韻 詰利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屑部 ;王力系统:溪母 質部 ;
棄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