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suō 注音 ㄙㄨㄛ 部首 口 部外 7总笔画 10 统一码 5506笔顺 2515434354 |
唆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20 10:21:09
笔画顺序










唆 基本解释
(1)动: 指使或挑动别人去做坏事。
例词: 唆使, 教唆, 调唆
唆 详细解释
1. 怂恿;嗾使。
人情世态饱经过,眼也见来多。忙中掉得便去,不是有人唆。 宋·曹勋·《诉衷情》词
空写下旧事两三行,故纸百十张,把些个𬤀鬼瞒神誓,番做了唆秦骗赵谎。 元·刘庭信·《新水令·秋怨》套曲
那兴讼构非、诬诳词状、唆人起波的事,一时记不起许多。 《水浒后传》第十七回
那些大户人家的孩子,还唆着狗来咬他们。 张步真·《满足》
2. 犹噀。喷。
被先生咬破中指,向西唆了,狂风起,楚兵三人都在阵中。 《七国春秋平话》卷下
3. 方言。犹咬。谓将口凑近。
吴妈重复又唆着耳根叮嘱了她一番话。 方光焘·《疟疾》
唆 组词
常用词组
教唆唆使挑唆罗唆调唆唆说擸唆唆毒唆犯搬唆唆嘴唆摆撺唆唆教頽唆唆拨刁唆唆讼唆哄密唆唆诱唆令唆调唆弄颓唆示唆唆泡叼唆哆唆唆激炒唆螺啰里啰唆跳天唆地啰啰唆唆
唆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suo˥ 日语读音 SOSONOKASU韩语罗马 SA现代韩语 사
客家话 [海陆腔] so1 so2 [梅县腔] so1 [台湾四县腔] so1 so2 [客英字典] so1 [宝安腔] so1 [客语拼音字汇] so1 [东莞腔] so1粤语 so1潮州话 so1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唆 字源字形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