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bǎo 注音 ㄅㄠˇ 部首 宀 部外 17总笔画 20 基本区 5BF6笔顺 44511213112522511134 |
寶 笔画顺序




















寶 详细解释
1. 玉石、玉器的总称。
莒太子仆弑纪公,以其宝来奔。注 《国语·鲁语上》
冬,齐人来归卫宝。注 《公羊传·庄公六年》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璧”。 《韩非子·和氏》
春兰擢茎,方茂其华;荆宝挺璞,将剖于和。 晋·潘岳·《杨仲武诔》
2. 印信符玺。古代天子诸侯以圭璧为符信,泛称宝。秦始以帝后的印为玺,唐改称宝。
锡尔介圭,以为尔宝。 《诗·大雅·崧高》
至武后改诸玺皆为宝。中宗即位,复为玺。开元六年,复为宝。 《新唐书·车服志》
近朝皇太后皇后皆有印篆,文曰皇太后之印……至尊之位,亦不合言印,当云某宫之宝。 宋·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
己亥,作皇帝钦崇国祀之宝。真宗尝为昭受乾符之宝,凡斋醮表章用焉。 《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
3. 贵重的东西。
越玉五重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注 《书·顾命》
故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 《墨子·七患》
天不爱其道,地不爱其宝,人不爱其情,故天降膏露,地出醴泉,山出器车,河出马图。 《礼记·礼运》
开张箧中宝,自可得津筏。 唐·韩愈·《送文畅师北游》诗
贤才,国之宝也。 《明史·选举志三》
4. 宝贵的;珍贵的;名贵的。 1 参见“寶刀”、“寶馬”。
用乍(作)父癸宝彝。 《臣辰和》
5. 用宝物装饰的。参见“寶勒”等。
6. 珍爱;珍视。
不宝远物,则宝人格。所宝惟贤,则迩人安。 《书·旅獒》
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孟子·尽心下》
自古圣王将建国受命,兴动事业,何尝不宝卜筮以助善! 《史记·龟策列传》
人之所宝,尚或未珍;不有同好,云胡以亲。 晋·陶潜·《答庞参军》诗
老媪宝稿草,愚儒输逋租。 唐·温庭筠·《题贺知章故居叠韵作》
石崇之牛疾奔,人不能追,此其所以宝之也。 宋·程大昌·《演繁露·牛车》
7. 珍藏。
妇子后人永宝。 《令簋》
家不宝,不藏圭,不台门,言有称也。 《礼记·礼器》
帝以黄散傅之,其创一傅而愈。宝其余及所得童子药,每遇金创,傅之并验。 《南史·宋纪上·武帝》
王晋卿家旧宝徐处士《碧槛蜀葵图》。 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四
撰之喜道:“……谁想姻缘却在此箭上,小弟当宝此以为后验。”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
8. 谓美德;善道。
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人乎?注 《论语·阳货》
丧人无宝,仁亲以为宝。注 《礼记·檀弓下》
材宝……道也。注 《广雅·释诂三》
9. 钱币。
刻简以珉,铸宝以金。 《宋史·乐志十三》
通军大小兵将,自今不得再私藏私带金宝,尽缴归天朝圣库。 太平天国·《天王诏旨·严禁私藏私带金宝诏》
夫中国钱币,古分金银铜三品,其行于世也,谓之国宝。自应一国有一国之宝,岂应搀用他国之宝,名不正,言不顺。 郑观应·《盛世危言·铸银》
10. 自身。
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注 《老子》
凡事之本,必先治身。啬其大宝,用其新,弃其陈,腠理遂通,精气日新,邪气尽去,及其天年,此之谓真人。注 《吕氏春秋·先己》
11. 用于称与帝王、佛教、道教等有关的事物。参见“寶仗”、“寶刹”、“寶曜”。
12. 敬辞。用于尊称对方的有关事物。
匡超人道:“老客既开宝店,却看这书做甚么?” 《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13. 旧时的一种赌具。方形,上有指示方向的记号或点数,赌博者凭猜测下注,以求进财,故称。 1 亦喻指押宝的赌注。
第四次的宝摇好了,赌客们忙着在押注。 巴金·《砂丁》二
我总是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赵满囤要能改造好,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不想咱这一宝押到黑心上了。 马烽·《三年早知道》
14. 姓。东汉有宝忠。
寶 组词
常用词组
寶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ɑu˨˩˦ 唐代读音 *bɑ̌u日语读音 TAKARA韩语罗马 PO现代韩语 보越南语 bảo
客家话 [梅县腔] bau3 [宝安腔] bau3 [客语拼音字汇] bau3 bo3 [海陆腔] bo3 bau3 [客英字典] bau3 bo3 [台湾四县腔] bo3 bau3粤语 bou2潮州话 bo2
近代音 幫母 蕭豪韻 上聲 寶小空;中古音 幫母 晧韻 上聲 寶小韻 博抱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蕭部 ;王力系统:幫母 幽部 ;
寶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