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bì 注音 ㄅㄧˋ 部首 田 部外 5总笔画 10 基本区 7562笔顺 2511122112 |
畢 笔画顺序











畢 详细解释
1. 统统;全部。
若有疾,惟民其毕弃咎。 《书·康诰》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
巨细毕书,洪纤备录。 唐·刘知几·《史通·本纪》
〔辰所公〕欲令诸师毕西渡,沉舟破釜,为不反之计,无应者。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里事·沈镇东封尚义伯非保定》
2. 齐备;统括。
是故四营而成《易》;十有八变而成卦;八卦而小成。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注 《易·系辞上》
天之大数毕于十旬。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阳尊阴卑》
3. 完成;完结。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孟子·滕文公上》
愿诸章下议者皆寝勿上,使臣莽得尽力毕制礼作乐事。 《汉书·王莽传上》
二子是老来之子,黄翁急欲他早成家室,目前生孙,十六七岁多与他毕过了姻。 《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
觉民说毕,就往外面走。 巴金·《家》二
4. 竭尽;用尽。
臣闻圣主言问其臣而不自造事,故使人臣得毕其愚忠,唯陛下财幸! 《汉书·贾谊传》
高皇帝毕智竭虑,以定一代之制。 明·张居正·《辛未会试程策二》
〔高皇后〕不预外事,殚诚毕虑以事上。及崩,上深悼之。 《清史稿·后妃传·太祖孝慈高皇后》
5. 迅捷。 1 参见“畢强”。
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投足调均,劳逸若一,心怡气和,体便轻毕。注 《淮南子·览冥》
趋利弗及,避难不毕,前击后解,与金鼓之指相失,此不习勒卒之过也。 《汉书·晁错传》
6. 古时田猎用的长柄网。 1 亦指用网捕捉。 2 参见“畢弋”。
夫弓弩毕弋机变之知多,则鸟乱于上矣。 《庄子·胠箧》
金鼓震天,旌旗耀日,雷砲霜刀,风矰雨毕。 明·汤显祖·《南柯记·侍猎》
鸳鸯于飞,毕之罗之。注 《诗·小雅·鸳鸯》
7.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为白虎七宿的第五宿。有星八颗,以其分布之状像古代田猎用的毕网,故名。古人以为此星主兵、主雨。 1 亦以指雨师。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有捄天毕,载施之行。注 《诗·小雅·大东》
月离于毕,俾滂沱矣。注 《小雅·渐渐之石》
九年,武王上祭于毕。注 《史记·周本纪》
壬子夜,月掩毕。 《旧唐书·代宗纪》
以炒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注 《周礼·春官·大宗伯》
8. 古代用以写字的简。
今之教者,呻其占毕,多其讯。注 《礼记·学记》
9. 古代丧祭时,用以举肉的木叉。
宗人执毕先入。注 《仪礼·特牲馈食礼》
毕用桑,长三尺,刊其柄与末。注 《礼记·杂记上》
10. 通“縪”。缝;缝缀。
毕,与“縪”同。 《字汇补·田部》
冠六升外毕。注 《仪礼·丧服》
11. 通“韠”。古代朝服上的护膝。
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共,艾毕。注 《荀子·正论》
12. 通“必”。一定。
今有帝名而不信长城,反赂遗而尚踞敖,此五帝所不忍,三王所毕怒也。注 汉·桓宽·《盐铁论·结和》
13. 月阳之名。 1 参见“畢陬”“畢聚”“畢辜”。
月在甲曰毕。 《尔雅·释天》
14. 周代诸侯国名。姬姓。为周文王所封,其最早的君主为文王之子毕公高。
毕、原、酆、郇,文之昭也。注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
15. 姓。春秋晋有毕万。见《左传·闵公元年》。
畢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pi˥˧ 唐代读音 *bit日语读音 AMI OWARU KOTOGOTOKU韩语罗马 PHIL现代韩语 필越南语 đứt tất
客家话 [陆丰腔] bit7 [客英字典] bit7 [海陆腔] bit7 [宝安腔] bit7 [台湾四县腔] bit7 [梅县腔] bit7 [沙头角腔] bit7 [东莞腔] bit7 [客语拼音字汇] bid5 ped5粤语 bat1潮州话 波因8 [揭阳]波嫣8 ,big8(pîk) [揭阳]biag8(piâk)
近代音 幫母 齊微韻 入聲作上聲 必小空;中古音 幫母 質韻 入聲 必小韻 卑吉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幫母 屑部 ;王力系统:幫母 質部 ;
畢 字源字形
|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