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ì 注音 ㄌㄧˋ 部首 力 部外 5总笔画 7 统一码 52B1笔顺 1315353 |
励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5-09 05:36:39
笔画顺序







励 基本解释
(1)动: 鼓舞;劝勉。
例词: 励志, 鼓励, 激励, 奖励, 勉励
例句: 这部, 励, 志小说催人奋进,在同学中很受欢迎。
(2)动: 振奋;振作。
例词: 励精图治
例句: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励, 精图治,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
(3)名: 姓。
励 详细解释
1. 劝勉;鼓励。 1 参见“勵翼”。
请王励士,以奋其朋势。 《国语·吴语》
阜等率父兄子弟以义相励,有死无二。 《三国志·魏志·杨阜传》
杀之则不忍,舍之无以励众。 宋·苏轼·《东坡志林·记讲筵》
宜由政府一面充分接济前线有功军队,一面严禁奸徒污蔑构陷,以励军心而利作战。 毛泽东·《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
2. 推崇;尊重。
尚书仆射士孙瑞说允曰:“天子裂土班爵,所以庸勋也。与董太师并位俱封,而独励高节,愚窃不安也。”注 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
3. 奋;振奋。
呼吸顾望之客,唇吻纵横之士,奋锋颖,励羽翼。 《陈书·傅缯传》
自夏入秋,复屯相望,兵顿不励,告功不时。 唐·韩愈·《平淮西碑》
4. 通“礪”。砥砺;磨炼。参见“勵節”。
5. 通“厲”。猛烈。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励。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螳螂捕蛇》
6. 姓。东汉有魏郡太守励温。见《元和姓纂·八霁》。
励 组词
常用词组
勉励鼓励励志奖励激励励磁自励励行策励感励儆励修励讽励率励改励奬励责励雕励训励诫励慰励申励贬励祗励精励谯励励声邀励振励谨励匡励饬励鞭励课励矫励勖励并励督励悫励励翼
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i˥˧ 日语读音 HAGEMU HAGEMASU韩语罗马 LYE
粤语 lai6潮州话 li6 (lĩ)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励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