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ì 注音 ㄧˋ 部首 疒 部外 10总笔画 15 基本区 761E笔顺 413411343434121 |
瘞 详细解释
1. 埋物祭地。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注 《诗·大雅·云汉》
犬人掌犬牲,凡祭祀共犬牲,用牷物,伏瘗亦如之。注 《周礼·秋官·犬人》
伊年暮春,将瘗后土。 汉·扬雄·《河东赋》
2. 埋葬。
夭赤子于新安,坎路侧而瘗之。 晋·潘岳·《西征赋》
生不偕居,疾药不亲。敛不摩棺,瘗不绕坟。 唐·韩愈·《祭十二兄文》
凤死时,山之僧以石函瘗其骨于山巅,垒砖为塔覆之,山因以名。 明·陈继儒·《偃曝谈余》卷上
〔乡兵〕被伤者生则医,死则瘗,有妻子者议恤。 太平天国·洪仁玕·《资政新篇》
3. 坟墓。
我死当复生。埋我,以竹杖柱于瘗上,若杖折,掘出我。 晋·干宝·《搜神记》卷十五
有司议曰:“王敦滔天作逆,有无君之心,宜依崔杼、王凌故事,剖棺戮尸,以彰元恶。”于是发瘗出尸,焚其衣冠,跽而刑之。 《晋书·王敦传》
4. 埋藏;隐藏。
大理卿马曙有犀铠数十首,惧而瘗之。 《新唐书·魏征传》
仙桥藏老树,石笋瘗苍云。 元·张可久·《红绣鞋·三衢山中》曲
瘞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ji˥˧ 日语读音 UZUMERU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ji5 [客英字典] ji5 [海陆腔] ri5 [梅县腔] j5粤语 ji3潮州话 i3
近代音 影母 齊微韻 去聲 異小空;中古音 影母 祭韻 去聲 䋵小韻 於罽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影母 曷部 ;王力系统:影母 月部 ;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瘞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 說文 | 隸書 | 楷書 |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异体字
殪
瘗
𡈾
𡎶
𢊃
𤺦
𨻊
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