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uó 注音 ㄊㄨㄛˊ 部首 氵 部外 5总笔画 8 基本区 6CB1笔顺 44144535 |
沱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01 19:01:05
笔画顺序








沱 基本解释
(1)名: 〈方〉能够停泊船只的水湾(多用于地名)。
(2)名: 沱江,长江的支流,在四川省。
沱 详细解释
1. 江水支流的通称。 1 参见“沱汜”。
江有沱。之子归,不我过。注 《诗·召南·江有汜》
戏抽佛策,前次沲隈。笑颔即路,鸣鞘不回。 唐·柳宗元·《祭外甥崔骈文》
墨江泼绿水微波,万花掩映江之沱。 清·黄遵宪·《樱花歌》
2. 大雨貌。
噫欠为飘风,濯手大雨沱。 唐·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
3. 泪垂貌。参见“沱若”。
4. 可以停船的水湾。多用于地名。四川省有朱家沱、石盘沱等。
5. 古水名。
沱 组词
常用词组
滂沱滹沱沱茶孤沱屈沱淲沱澹沱潭沱黄沱沱若頽沱沱汜江沱磅沱淡沱颓沱恶沱呼沱饭青牛沱
沱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uo˧˥ 唐代读音 dhɑ韩语罗马 THA现代韩语 타越南语 săng đờ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to2 [宝安腔] to2 [客英字典] to2 [海陆腔] to2 [台湾四县腔] to2粤语 to4潮州话 胎窝5(桃)
近代音 透母 歌戈韻 平聲陽 駝小空;中古音 定母 歌韻 平聲 駝小韻 徒河切 一等 開口;定母 哿韻 上聲 爹小韻 徒可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歌部 ;王力系统:定母 歌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沱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池
沲
𣴾
𣵺
𣵻
𩃰
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