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tāo 注音 ㄊㄠ 部首 氵 部外 10总笔画 13 基本区 6ED4笔顺 4413443321511 |
滔 笔画顺序













滔 基本解释
(1)动: 大水漫流。
例词: 罪恶滔天
例句: 他只要一谈起电影,就, 滔, , 滔, 不绝,如数家珍。
滔 详细解释
1. 大水弥漫。 1 引申为大貌。 2 参见“滔土”。
间者,河水滔陆,泛滥十余郡。 《汉书·万石君传》
吁嗟龙伯何不仁,大水汤汤滔吾民。 清·吴伟业·《悲滕城》诗
孔乎莫知其所终极,滔乎莫知其所止息。注 《淮南子·精神》
司空顾和与时贤共清言注 《世说新语·夙惠》
2. 激荡;振荡。
舜之时,共工振滔洪水,以薄空桑。注 《淮南子·本经》
又古人慎靡靡之风,抑滔耳之声。 三国 魏·嵇康·《声无哀乐论》
3. 傲慢。
天降滔德,女兴是力。注 《诗·大雅·荡》
士不滥,官不滔。注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注 《汉书·叙传上》
4. 涌聚;趋赴。 1 杨树达《积微居读书记·庄子拾遗·田子方》:“‘滔’當讀爲‘搯’,《説文》十二篇上手部云:‘搯,捾也。’《廣雅·釋詁二》云:‘搯,抒也。’此言夫子並無盛物之器而民抒挹於其前而不自知也……疏釋‘器’爲‘爵位’,釋‘滔’爲‘蹈聚’,並非是。”
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无器而民滔乎前,而不知所以然而已矣。注 《庄子·田子方》
穷与达固不渝兮,夫唯服道以守义。矧先生之悃愊兮,滔大故而不贰。 唐·柳宗元·《吊屈原文》
5. 同“謟”。疑惑。
子高曰:“天命不謟。”注 《左传·哀公十七年》
天命不滔,畴敢以渝。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6. 见“滔風”。
滔 组词
常用词组
滔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ʰɑu˥ 唐代读音 tɑu日语读音 HABIKORU韩语罗马 TO现代韩语 도越南语 thao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tau1 to1 [梅县腔] tau1 [陆丰腔] to1 [客语拼音字汇] tau1 to1 [海陆腔] tau1 to1 [东莞腔] tau1 [宝安腔] tau1 [客英字典] tau1粤语 tou1潮州话 tau1
近代音 透母 蕭豪韻 平聲陰 絛小空;中古音 透母 豪韻 平聲 饕小韻 土刀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透母 蕭部 ;王力系统:透母 幽部 ;
滔 字源字形
金文 | 說文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