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qī 注音 ㄑㄧ 部首 氵 部外 8总笔画 11 基本区 6DD2笔顺 44115112531 |
淒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0-04 20:47:37
笔画顺序











淒 详细解释
1. 云兴起貌。
凄,雨云起也。从水,妻声。《诗》曰:“有淹凄凄。”注 《说文·水部》
2. 寒冷;阴凉。
若乃凉夜自凄,风篁成韵。 南朝 宋·谢庄·《月赋》
六月正中伏,水轩气常凄。 唐·皎然·《奉和陆使君》
北风凄而密雪下。 明张居正《贺瑞雪表》之六
3. 凄凉悲伤。
清醑传杯缓,哀弦入坐凄。 清·顾炎武·《酬归戴王潘四子韭溪草堂联句见怀二十韵》
4. 水流貌。
5. 沾湿貌。
6. 草木盛貌。
7. 象声词。参见“淒淒”、“淒鏘”。
8. 古代传说中的水名。
又西二百五十里曰騩山……凄水出焉,西流注于海。注 《山海经·西山经》
淒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ɕʰi˥ 唐代读音 *tsei日语读音 SAMUI韩语罗马 CHE现代韩语 처越南语 thê
客家话 [宝安腔] ci1 [梅县腔] ci1 [陆丰腔] ci1 [客语拼音字汇] qi1 [海陆腔] ci1 zi1 [客英字典] ci1 [台湾四县腔] ci1 zi1粤语 cai1潮州话 ci1 (chhi)
近代音 清母 齊微韻 平聲陰 妻小空;中古音 清母 齊韻 平聲 妻小韻 七稽切 四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灰部 ;王力系统:清母 脂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楚系簡帛 說文小篆 隸書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异体字
凄
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