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xiào 注音 ㄒㄧㄠˋ 部首 攵 部外 6总笔画 10 基本区 6548笔顺 4134343134 |
效 笔画顺序










效 基本解释
(1)名: 事物的功用或行为产生的结果。
例词: 效果, 功效, 成效, 无效
例句: 这位老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 效, 果。
(2)动: 模仿。
例词: 上行下效, 效法, 效仿
(3)动: 献出(力量或生命)。
例词: 效劳, 效力, 效忠, 报效
例句: 他决心回家乡任教,为家乡的教育事业, 效, 力。
(4)名: 姓。
效 详细解释
1. 模仿;师法。
知崇礼卑,崇效天,卑法地。 《易·系辞上》
故象天地,效鬼神,参物序,制人纪。 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宗经》
凡君子行己立身自有法度,圣贤事业,具在方册,可效可师。 唐·韩愈·《与孟尚书书》
一日谓父曰:“我亦出一破题。”指炕为题,父故效其体为之曰:“有所以眠乎人者,有所以烘乎人者。” 明·李诩·《戒庵老人漫笔·五岁破题》
我愿效灯蛾的无智,委身作情热火化的尘埃。 冯乃超·《残烛》诗
2. 犹授。参见“效官”。
3. 贡献;进献。
效马效羊者右牵之,效犬者左牵之。 《礼记·曲礼上》
因效金三百斤,曰:“秦兵苟退,请必言子于卫君,使子为南面。”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既而薛向为横出之谋,韩绛效深入之计。 宋·苏轼·《代张方平谏用兵书》
4. 尽心尽力地服务。
群臣持禄养交,行私道而不效公忠,此谓明劫。 《韩非子·三守》
虽蒙勾践礼,竟不闻报效。 唐·韩愈·《答柳柳州食虾蟆》诗
或备笔札之需,或效奔走之劳,唯哥大人之命是从。 《歧路灯》第一〇四回
他深深地感激着善人,他愿为他效尽一切力量。 峻青·《黎明的河边·水落石出》
5. 显示;呈现。
故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君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注 《韩非子·二柄》
未效风霜劲,空惭雨露私。 唐·严武·《酬别杜二》诗
于是西北诸峰尽效于襟袖之间。 清·戴名世·《数峰亭记》
6. 证明;验证。
故桀纣无天下,而汤武不弑君,由此效之也。 《荀子·正论》
夫歌者,乐之征也;哭者,悲之效也。注 《淮南子·修务》
世之长短,以德为效。注 《汉书·楚元王传》
后百余岁,荀子犹曰“秦无儒”。此其憃愚无知之效也。 章炳麟·《訄书·商鞅》
7. 效果;功效。
夫圣人之心,日夜不忘于欲利人,其泽之所及者,效亦大矣。注 《淮南子·修务》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三国 蜀·诸葛亮·《前出师表》
为其事而求其效,效之既收而遂弃其事莫之顾者,古未之有也。 清·戴名世·《〈刘光禄墨卷〉序》
然而没有效,作者多起来,读者也多起来了。 鲁迅·《〈且介亭杂文〉序言》
8. 通“校”。 1 考核;考查。 2 木栏。参见“效殺”。
彼将任我以事而效我以功,吾是以惊。 《庄子·列御寇》
9. 用同“較”。痊愈。
忽见一老人,髭鬓雪白,着白衣,来谓瓖曰:“病已效矣,何不速起?”即以手台其头,便能起坐。 前蜀·杜光庭·《录异记》卷三
效 组词
常用词组
效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ɕiɑu˥˧ 唐代读音 hàu日语读音 KIKU韩语罗马 HYO现代韩语 효越南语 hiệu
客家话 [客语拼音字汇] hau4 [沙头角腔] hau5 [客英字典] hau5 [海陆腔] hau6 hau3 [梅县腔] hau5 [台湾四县腔] hau5 hau3 [宝安腔] hau3 [东莞腔] hau3 [陆丰腔] hau5粤语 haau6潮州话 hau7
近代音 中古音 匣母 效韻 去聲 效小韻 胡敎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匣母 豪部 ;王力系统:匣母 宵部 ;
效 字源字形
甲骨文 | 金文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