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luán 注音 ㄌㄨㄢˊ 部首 山 部外 19总笔画 22 统一码 5DD2笔顺 4111251554444554444252 |
巒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1 17:03:29
笔画顺序






















巒 详细解释
1. 小而尖锐的山。
登石峦以远望兮,路眇眇之默默。注 《楚辞·九章·悲回风》
岩峦虽嵂崒,软弱类含酎。 唐·韩愈·《南山诗》
2. 狭长的山。
峦,山堕。注 《尔雅·释山》
凝冰结重涧,积雪被长峦。 晋·陆机·《苦寒行》
岗峦纠纷,触石吐云。注 《文选·左思〈蜀都赋〉》
3. 山脊。
陟玉峦兮逍遥。注 《楚辞·王逸〈九思·守志〉》
4. 顶端圆形的山。
洪谷子云:“尖者曰峰,平者曰陵,圆者曰峦,相连者曰岭。” 宋·韩拙·《论山》
5. 泛指山。
依类托寓,谕以封峦。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若夫游鷮高翚,绝坑逾斥,毚兔联猭,陵峦超壑,比诸东郭,莫之能获。注 《文选·张衡〈西京赋〉》
我怀汝阴六一老,眉宇秀发如春峦。 宋·苏轼·《欧阳晦夫遗接䍠琴枕戏作此诗谢之》
6. 见“巒岏”。
巒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luan˧˥ 唐代读音 luɑn日语读音 MINE韩语罗马 MAN现代韩语 만
客家话 [客英字典] lan2 [宝安腔] lan2 [梅县腔] lan2 [台湾四县腔] lan2 [客语拼音字汇] lian2 [海陆腔] lan2粤语 lyun4
近代音 來母 桓歡韻 平聲陽 鸞小空;中古音 來母 桓韻 平聲 鑾小韻 落官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來母 寒部 ;王力系统:來母 元部 ;
吴语 闽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巒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金文 | 說文 | 楷書 | 楷書 |
金文 說文小篆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