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kuī 注音 ㄎㄨㄟ 部首 山 部外 18总笔画 21 基本区 5DCB笔顺 252325151212151145252 |
巋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08-11 12:30:01
笔画顺序





















巋 详细解释
1. 小山丛聚罗列。
小而众,岿。注 《尔雅·释山》
2. 高峻独立貌。
龙山之阳,岿焉新宫。 宋·苏轼·《钱氏表忠观碑》
百里复溪山,一峰岿其内。 清·魏源·《中四明山》诗
巋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uei˥ 日语读音 TSURANARU韩语罗马 KYU现代韩语 규
客家话 [客英字典] kwui1 [台湾四县腔] kui3 gui1 [海陆腔] kui3 gui1粤语 kwai1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脂韻 平聲 巋小韻 丘追切 三等 合口;溪母 旨韻 上聲 巋小韻 丘軌切 三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灰部 ;溪母 灰部 ;王力系统:溪母 微部 ;溪母 微部 ;
吴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巋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重定向至「嵬」。
說文 | 楷書 |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异体字
嵬
岿
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