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kǎo 注音 ㄎㄠˇ 部首 攵 部外 2总笔画 6 基本区 6537笔顺 153134 |
攷 详细解释
1. 敲,拷击。 1 参见“攷問”。
考,扣也。注 《说文·攴部》
考,击也。 《广雅·释诂三》
2. 考察;考核。
以待考而赏诛。注 《周礼·夏官·大司马》
旬终,则令正日成,而以考其治。注 又《天官·宰夫》
期之以事,考之以言。 《管子·幼官》
考屠氏之在晋国,止有膳夫、公行二官。 明·李介·《天香阁随笔》卷二
3. 辅佐者。
乃施法于官府,而建其正,立其贰,设其考,陈其殷,置其辅。注 《周礼·天官·大宰》
4. 旧称已死的父亲。
考坟其左,叔茔其旁。 唐·陈子昂·《唐故朝议大夫梓州长史杨府君碑》
5. 见“攷攷”。
攷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ʰɑu˨˩˦ 日语读音 KANGAERU韩语罗马 KO现代韩语 고越南语 khảo
客家话 [梅县腔] kau3 [台湾四县腔] kau3 ko3 [客英字典] kau3 [海陆腔] kau3 ko3 [宝安腔] kau3粤语 haau2潮州话 kau2
近代音 中古音 溪母 晧韻 上聲 考小韻 苦浩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溪母 蕭部 ;王力系统:溪母 幽部 ;
官话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攷 字源字形
字源演变
楚系簡帛 | 說文 | 楷書 |
甲骨文 金文 楚系簡帛 秦系簡牘 說文小篆 傳抄古文字
字形对比
内地
台湾
香港
日本
韩国
异体字
𣧏
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