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dú 注音 ㄉㄨˊ 部首 犭 部外 13总笔画 16 基本区 7368笔顺 3532522135251214 |
獨 笔画顺序
















獨 详细解释
1. 单独;独自。
“有孚挛如”,不独富也。 《易·小畜》
君今有何疾,临路独迟回。 南朝 宋·鲍照·《代放歌行》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唐·杜甫·《月夜》诗
不见秘书心若失,百年衰病独登台。 宋·王安石·《怀元度》诗之二
即使他和她成了亲以后,他也不是她独有的。他是属于人民的!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七章
2. 老而无子孙者。 1 亦指无妻者。
无虐茕独而畏高明。注 《书·洪范》
凡远近惸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注 《周礼·秋官·大司寇》
存幼孤,矜寡独。注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治水五行》
如果是鳏寡孤独,真正失去了劳动力的老人家,政府和农业社,都会保障他们的生活的。 周立波·《禾场上》
乡族贫者,死亡则为具殡葬,嫠独则助营妻娶。注 《后汉书·独行传·刘翊》
3. 独特;特别。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 《庄子·德充符》
儒者论圣人,以为前知千岁,后知万世,有独见之明,独听之聪,事来则名,不学自知,不问自晓,故称圣。 汉·王充·《论衡·实知》
海中诸岛古不毛,岛夷为生今独劳。 宋·王安石·《收盐》诗
受命松柏独,不改青青姿。 清·顾炎武·《赠林处士古度》诗
4. 见“獨㑛”。
5. 通“孰”“熟”。 1 犹何;哪。 2 深透。
其野人大说,相谓曰:“说亦皆如此其辩也,独如向之人?”注 《吕氏春秋·必己》
此四士者之议,皆多故矣,不可不独论。注 《吕氏春秋·听言》
6. 犹如;类似。
古礼三百,威仪三千;刑亦正刑三百,科条三千……礼与律独经也。 汉·王充·《论衡·谢短》
有魏开国之日,缔构之初,万邑譬焉,亦独犨麋之与子都,培𪣻之与方壶也。注 《文选·左思〈魏都赋〉》
7. 副词。 1 仅仅;唯独。 2 岂;难道。 3 表转折。犹却。 4 还;依然。 5 犹将。多用于疑问句。
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 《墨子·尚贤中》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物多胜于人,不独鹤也。 晋·葛洪·《抱朴子·对俗》
不独是城里姓贾的多,外省姓贾的也不少。 《红楼梦》第一〇四回
别人来得,独你来不得。 周立波·《卜春秀》
且汝独未闻牧野之语乎? 《礼记·乐记》
夫独无族姻乎?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 《后汉书·孔融传》
汝为县令,独不闻天子好出猎乎? 明·冯梦龙·《智囊补·语智·中牟令》
〔赵氏〕世有立功,未尝绝祀。今吾君独灭赵宗,国人哀之,故见策。 《史记·赵世家》
太公、伊尹以如此,龙逄、比干独如彼,岂不哀哉! 汉·东方朔·《非有先生论》
高帷晓独垂,华烛夜空冷。 南朝 梁·萧子云·《寒夜直坊忆袁三公》诗
北风尚嘶马,南冠独不归。 南朝 陈·江总·《遇长安使寄裴尚书》诗
何处啼莺切,移时独未休。 唐·杜甫·《上牛头寺》诗
宗不余辟,余独焉辟之?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
先生独何以说吾君乎? 《庄子·徐无鬼》
静郭君曰:“受薛于先王,虽恶于后王,吾独谓先王何乎?” 《吕氏春秋·知士》
8. 连词。尚且。
览察草木其独未得兮,岂珽美之能当?注 《楚辞·离骚》
夫善恶之难分也,圣人独见疑,而况于贤者乎? 汉·刘向·《说苑·杂言》
9. 兽名。似猿而大。
独,猿类也,似猿而大,食猿,今俗谓之独猿。盖猿性群,独性特;猿鸣三,独鸣一,是以谓之独也。 《埤雅·释兽》
独一鸣而猿散。 《古谣谚·独兽谚》
独,似猿而大,其性独,一鸣即止,能食猿猴。故谚曰:“独一鸣而猿散。”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兽四·狨附独》
10. 见“獨𨇢”。
11. 姓。明有独立、独善。见《正字通·犬部》。
獨 组词
常用词组
獨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u˧˥ 唐代读音 *dhuk日语读音 HITORI韩语罗马 TOK现代韩语 독越南语 độc
客家话 [客英字典] tuk8 [海陆腔] tuk8 [梅县腔] tuk8 [台湾四县腔] tuk8 [东莞腔] tuk8 [沙头角腔] tuk8 [宝安腔] tuk8 [客语拼音字汇] tug6粤语 duk6
近代音 端母 魚模韻 入聲作平聲 獨小空;中古音 定母 屋韻 入聲 獨小韻 徒谷切 一等 合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定母 屋部 ;王力系统:定母 屋部 ;
獨 字源字形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