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zhù 注音 ㄓㄨˋ 部首 火 部外 5总笔画 9 基本区 70B7笔顺 433441121 |
炷 笔画顺序









炷 基本解释
(1)名: 灯芯。
例词: 灯炷
(2)动: 点燃。
(3)量: 用于点着的香。
例词: 一炷香
炷 详细解释
1. 灯炷;灯心。
凡所杀三人,余莫敢动注 《三国志·魏志·董卓传》
然灯不下炷,有油那得明? 《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三·读曲歌七七》
炷大而明,明则膏消;炷小而暗,暗则膏息。 唐·马总·《意林·傅子》
带缓罗衣,香残蕙炷,天长不禁迢迢路。 宋·晏殊·《踏莎行》词
2. 指灯;烛。
其母梦神官持炷送一儿至,曰:“善视之,防七十二滩也。” 王闿运·《郭新楷传》
秋水含落晖,彩霞如赤炷。 邓中夏·《过洞庭》诗
3. 指可燃烧的柱状物。
疹病灸疗,艾炷围将二寸。 《北史·酷吏传·李洪之》
臣叨列玄关,夙深皇泽;惟虔焚炷,上答休明。 前蜀·杜光庭·《谢恩宣示修丈人观殿功毕表》
或束松竿,灌膏焚橹,利用铁钩,以断其炷,若已燎及,水灭则宜。 清·魏源·《圣武记》卷十四
4. 点;烧。
夜深尽放家人睡,直到天明不炷灯。 唐·王建·《和元郎中玩月》之四
深炷炉香闭斋合,卧听檐雨泻高秋。 宋·王安石·《金陵郡斋》诗
家人潜窥香灭,又炷之。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董生》
5. 量词。用于点着的线香。
烛换三条烬,香销十炷灰。 唐·许浑·《秋夕宴李侍御宅》诗
画帘垂,金凤舞,寂寞绣屏香一炷。 前蜀·韦庄·《应天长》词
焚起一炷信香,长老上禅椅盘膝而坐。 《水浒传》第四回
一对蜡烛,一炷香,对着那一碧无际的天空。 巴金·《〈神·鬼·人〉序》
炷 组词
常用词组
炷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u˥˧ 日语读音 TOUSHIN韩语罗马 CWU现代韩语 주
客家话 [沙头角腔] zu1 [客英字典] zhu5 [台湾四县腔] zu5 [客语拼音字汇] zu4 [宝安腔] zu5 [梅县腔] zhu5 [海陆腔] zhu5粤语 zyu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