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chuāng 注音 ㄔㄨㄤ 部首 疒 部外 10总笔画 15 基本区 7621笔顺 413413445113251 |
瘡 笔画顺序
时间: 2025-11-23 15:01:53
笔画顺序















瘡 详细解释
1. 创。创伤;创口。
身被二十余疮。 汉·荀悦·《汉纪·宣帝纪三》
昔秦文公二十七年伐之,树疮随合。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上》
一语不中治,笞捶身满疮。 唐·杜牧·《冬至日寄小侄阿宜》诗
杨虎就将药汤洗净棒疮,取些酒来吃得醉了。 《说岳全传》第三一回
2. 疮疖;溃疡。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素问·至真要大论》
而尝于苫块之中,以巴豆涂脸,遂使成疮,表哭泣之过。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眼中疮校未,《般若》偈持无。注 前蜀·贯休·《秋寄栖一》诗
〔韩皋〕在夏口尝病小疮。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
3. 喻伤痛,痛苦。
上感九庙焚,下悯万民疮。 唐·杜甫·《壮游》诗
瘡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tʂʰuɑŋ˥ 唐代读音 chriɑng日语读音 KASA韩语罗马 CHANG现代韩语 창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cong1 [客英字典] cong1 [陆丰腔] cong1 [梅县腔] cong1 [沙头角腔] cong1 [宝安腔] cong1 [海陆腔] cong1 [客语拼音字汇] cong1 [东莞腔] cong1粤语 cong1
近代音 穿母 江陽韻 平聲陰 牎小空;中古音 穿初母 陽韻 平聲 創小韻 初良切 三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清母 唐部 ;王力系统:初母 陽部 ;
官话 晋语 吴语 赣语 湘语 闽语 粤语 平话 客语
韵书 上古音 中古音
瘡 字源字形
字形对比
CHN
TPE
HKG
JPN
KOR
异体字
疮
𤶷
𤺨
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