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 gàn 注音 ㄍㄢˋ 部首 干 部外 10总笔画 13 基本区 5E79笔顺 1225111234112 |
幹 笔画顺序













幹 详细解释
1. 指器物、事物的主干。
〔季春之月〕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 《礼记·月令》
淳于髡曰:“弓胶昔干,所以为合也。”注 《史记·田敬仲完世家》
蜀地沃野千里……名材竹干,器械之饶,不可胜用。注 《后汉书·公孙述传》
崇台非一干,珍裘非一腋。 晋·卢谌·《答魏子悌》诗
2. 人和动植物躯体的主干。
若以群子之灵,获保首领以没,惟是楄柎所以借干者。注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 《楚辞·招魂》
擢修干,竦长条。 晋·左思·《蜀都赋》
石门忽秀出,老干荫汀洪。 宋·叶适·《宿石门》诗
春王正月,梅放其英于干,与百卉争先。 清·张潮·《花鸟春秋》卷一
3. 指人和动物的胁。
佐食举干,尸受,振祭哜之。佐食受加于肵俎,举兽干,鱼一,亦如之。注 《仪礼·特牲馈食礼》
齐侯怒,与之饮酒。于其出焉,使公子彭生送之;于其乘焉,搚干而杀之。注 《公羊传·庄公元年》
范雎为须贾所谗,魏齐聊之,折干折胁。 汉·王充·《论衡·变动》
4. 根本;根源。
臣闻之: 爱亲明贤,政之干也;礼宾矜穷,礼之宗也。 《国语·晋语四》
贞者,事之干也。 《易·乾》
妾闻之: 信者,人之干也;义者,行之节也。 汉·刘向·《列女传·陈寡孝妇》
诚无不干乎性,性无不通乎诚。 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二章二》
5. 才能;干略。
理民之干,优于将略。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虞騑〕虽机干不及于潭,然而素行过之。 《晋书·虞騑传》
灵符悫实有材干,不存华饰,每所莅官,政绩修理。 《南史·孔灵符传》
6. 主管;从事。
显干尚书事,尚书五人,皆其党也。注 《汉书·刘向传》
喜内典宿卫,外干宰职,正身立朝,未尝懈惰。 《东观汉记·赵喜传》
内殿中丞许元,智识通敏,可干财赋。 宋·范仲淹·《奏乞将所举许元张去惑下三司相度任使》
干艺术是下流的,像今天看戏子和娼妓是一个样。 闻一多·《战后文艺的道路》
7. 做;办理。 1 现引申为打;斗。
且干一件事,自家心不在这上,这一事便不成。 《朱子语类》卷二一
他则知道我是个学士,不知小官所干事务。 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
明日干了这事,便是这里安身不得了。我却有个去处,我也有心要去。 《水浒传》第四九回
我们就是不怕牺牲,不干则已,一干就干到底。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
谁叫咱们投降鬼子,咱们干谁! 张天翼·《路》
多数的中国人能像胡阿毛那样和日本人干,中国便成了有人的国家。 老舍·《四世同堂》二七
8. 事务;事情。
甘子已拜赐矣,北方有干,幸示谕。 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之五九
〔吴用〕分付主人家道:“学生来时,说道先生今日有干,权放一日假。” 《水浒传》第十四回
9. 建立;求取。
某乃李肃是也……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每回临阵,无不干功。 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三折
不如及早上朝取应,干我自家功名去。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
干功名千难万难,求身仕两次三番。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
10. 用处;效果。
晓得没甚长筵广席,要做好官也没干,都把志气灰了。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
况且朱三是穷人,讨也没干。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
11. 原为汉至南北朝时一种身分和地位低下的官吏,后变为供役使的奴仆。
四迁桂阳太守。以郡处南垂,不闲典训,为吏人定婚姻丧纪之礼,兴立学校,以奖进之。虽干吏卑末,皆课令习读。注 《后汉书·栾巴传》
攸至门,门干乃攸为郎时干。干侯勒和悦,致之。 《晋书·良吏传·邓攸》
勃弟统,大明中为著作佐郎。先是五省官所给干僮,不得杂役。太祖世,坐以免官者前后百人。统轻役过差,有司奏免。世祖诏曰: 自顷干僮多不祗给,主可量听行杖。得行干仗,自此始也。 《宋书·沈演之传》
知内捕无用,令弟带干数辈,就陶家袭捕。 清·黄轩祖·《游梁琐记·内黄大盗》
12. 南北朝时官员的一种俸禄。 1 时盛行“食幹”之制。参见“幹禄”。
天统三年,除左丞相。四年,别封永昌郡公,食沧州干。 《北史·段韶传》
以本官加散骑常侍,食高邑县干。 《北齐书·王松年传》
13. 干部的简称。
最重要的是,我们的军队受到了锻炼,兵勇,干智。 毛泽东·《反对党内的资产阶级思想》
14. 附在钟甬上衔旋的刻成兽形的纽。
钟县谓之旋,旋虫谓之干。注 《周礼·考工记·凫氏》
15. 安。
干,安也。 《广雅·释诂》
16. 同“榦”。榦,筑墙时竖在两旁之木。参见“幹楨”。
幹 组词
常用词组
幹 音韵方言
国际音标 kĄn˥˧ 唐代读音 gɑ̀n日语读音 MIKI WAZA韩语罗马 KAN现代韩语 간
客家话 [客英字典] gon5 [海陆腔] kon5 [梅县腔] gon5 gan5 [宝安腔] gon5 [客语拼音字汇] gon4 [台湾四县腔] gon5 [沙头角腔] gon5 [陆丰腔] gon5粤语 gon3潮州话 gang3(kàng)
近代音 見母 寒山韻 平聲陰 幹小空;見母 寒山韻 去聲 幹小空;中古音 見母 翰韻 去聲 旰小韻 古案切 一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寒部 ;匣母 寒部 ;王力系统:見母 元部 ;匣母 元部 ;
幹 字源字形
重定向至「榦」。
金文 | 楚系簡帛 | 說文 | 秦系簡牘 | 楷書 |